引言
我国古人对风水堪舆之术深信不疑,尤其在住宅选址与墓葬安排上,尤为重视。晋代郭璞在其著作《葬书》中提到:“葬地,便是乘生气之所在,若风气过盛则气散,若遇水则气停,需聚气于骨人之间,使其不散,导气使其有定,因此称为风水。风水之要,以得水为佳,藏风次之。”即便是普通人,对风水也如此看重,古代帝王的葬礼更是不惜工本,选址和建设都极为讲究。然而,也有特殊情况存在。
古时,建造陵墓乃新帝登基的首要要务。从选址到竣工,所需的人力、物力、时间和金钱难以计数。然而,却有一位皇帝对此态度迥异,毫不在意。因此,他的陵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其位置无人知晓。直至多年之后,人们才在蓄水池中意外发现了他的墓地。
完颜阿骨打雕塑
[]
完颜阿骨打原本是辽朝东北部女真部落的首领,努尔哈赤对他有这样的评价:“金国的开国皇帝曾为辽主效力,几乎丧命,但他最终振奋精神,修养自身,征服了属国,最终灭掉辽国,登上了帝位。”在女真族建立金国之前,这个部落只是辽朝的一个附属地区。辽朝晚期,朝政混乱且腐败,从皇帝天祚帝到文武百官,都显得昏庸无能,他们不断剥削自己的附属国,向女真部落索取贡品。辽朝天庆二年,即公元1112年,天祚帝公然在众人面前羞辱了完颜旻等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心怀怨恨,坚定了反抗辽朝的决心。
辽天庆四年,即公元1114年9月,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各部之后,带领众多部族士兵,于流水(今拉林河)举行誓师大会,正式开启了长达十年的抗辽战争。紧接着,他建立了大金国,并与宋朝结为同盟,共同对辽国发起攻击,战局进展顺利,辽国节节败退。然而,遗憾的是,完颜阿骨打未能亲眼见证最终的胜利,在返回上京的途中,因疾病不幸去世。
完颜阿骨打画像
02
完颜阿骨打,金朝的开国君主。其陵墓坐落于现今黑龙江省阿城区的白城镇。自该陵墓被挖掘以来,它便以其卓越的研究意义和保存价值而备受瞩目。然而,这位皇帝的陵墓在建造上却显得颇为独特。
金人对于墓葬的讲究不如中原人士那般繁复,加之行军途中条件所限,随行官员便在军队驻扎地挑选了地点,将完颜阿骨打就地埋葬。然而,前文已有提及,完颜阿骨打的陵墓是在一个蓄水池下方被发现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实际上,真相并不复杂,完颜阿骨打的陵墓并非只有一个。
蓄水池照片
随着岁月的流逝,金国人对中原文化的接触日益频繁,对墓葬风水的知识也逐渐增多,并逐渐接受了这些观念。完颜阿骨打的后代开始意识到,先祖的葬礼举行得相当草率,心中感到不安,觉得有失对祖先的敬意。因此,他们决定为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重新建造陵墓,依据汉族的风水学说,另行挑选了一处风水宝地以修建陵墓。
金天会十三年,即公元1135年,完颜阿骨打被迁移至燕京城之南,彼处他树立了一座名为《开天启祚睿德神功之碑》的石碑,该碑后来被称为和陵。此后,完颜阿骨打还经历了一次迁葬,新葬地选在了大房山,而大房山中的陵墓也因此被更名为睿陵。
睿陵(金太祖陵)外景
03
然而,或许是出于有意,或许是出于无意,关于完颜阿骨打陵墓的具体位置,史书中并未有记载。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完颜阿骨打的陵墓究竟位于何方,始终成了一桩未解之谜。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现今北京市周口店地区,一位农户在自家蓄水池下方,偶然发现了一座陵墓。经过鉴定,确认这正是完颜阿古打的陵墓。由于一块巨大的岩石阻挡了河水的侵蚀以及人类的干扰,这座陵墓始终未能被人发现。
历经近千年,完颜阿骨打的棺木保存状况依然良好,其表面光泽依旧可见。然而,地宫遭受了损毁,所出土的文物寥寥无几,仅有四具石棺。在这四具石棺中,有一具雕刻有龙凤图案的汉白玉石棺,这在国境内尚属首次发现。经过考古专家的深入研究,他们得出结论,此类石棺是金国皇室所特有。
被挖开的地宫
随着对这座古墓的挖掘与整理,考古学家们获取了更多宝贵信息,这为深入理解金朝皇帝陵墓的构造及其相关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观察当前情况,作为金朝的开国君主,完颜阿骨打之墓却未得到妥善的维护。最终,它竟然在一片蓄水池的底部被发现,这确实令人感到十分惊讶。
结语
作为金朝的开国君主,完颜阿骨打征战一生,可以说他自幼便在鞍马上度过了童年,直至生命的终结也未能离开这匹战马。在统一女真各部落的过程中,他并非仅仅依靠武力征服,而是凭借自身的仁慈与宽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时至今日,他的陵墓重见天日,为后人提供了更多了解这位受人敬仰帝王的途径。
参考资料:
《葬书》
《金史·本纪第二·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