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拥有广阔疆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定都于金中都(现今的北京)之后,该王朝在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脚下设立了金陵,并将几乎所有皇室先祖的陵墓从原先位于黑龙江哈尔滨附近的阿城或胡凯山原址迁移至此地。
北京房山金陵的疆域广阔,金太祖阿骨打的陵墓坐落于大房山云峰山的主峰之下。至于金太宗吴乞买的陵墓,如今已被燕山石化工厂占据。金太宗完颜晟,女真族名完颜吴乞买,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四弟,也是金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1123年登基。
这是一张21世纪初(大约在1918年)拍摄的金陵遗址卫星影像,同时展示了该遗址的分布情况。
金陵主陵址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遗址遗存建筑示意图。
这幅画描绘的是金朝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女真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曾将都城设在京城。这个王朝与北京居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在北京城内外,仍保留着众多与金朝有关的园林景观和建筑遗迹。例如,北海公园就是金大宁宫的遗址。此外,还有香山公园的香山寺、西山的大觉寺等,以及位于玉泉山上的金章宗行宫和芙蓉殿等。
房山的金陵遗址吸引了不少游客,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地面上的整体性建筑几乎已不复存在。仅存的部分神道石栏杆、修复的建筑基址以及一些石碑,除此之外,所能看到的只有散落的石块。遗址附近并未设立博物馆,因此,许多游客在参观后普遍感到失望,因为眼前呈现的景象如同荒凉的山野。
图为20世纪中叶的金陵遗址处老照片。
卫星照片展示了金陵遗址的地理位置。秋季是游览金陵的最佳时期,其次是春季,冬季亦适宜,而夏季则最为不佳,因为那时阳光强烈,天气炎热,且蚊虫众多。
这是一张摄于20世纪初,大约1918年的金陵遗址附近金太祖陵的历史照片。
这幅照片摄于20世纪初,大约是1918年,展示了金陵遗址中金太祖陵的宝顶。在照片的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峰山的主峰。
这幅照片展示了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宝顶残存部分,摄于20世纪末期。据推测,该宝顶乃清代修缮而成,且其墓穴位置确定无误。
这幅图展示了2002年金陵地区考古挖掘出土的墓内堆积的巨石,数量达到五百多块,每块石头的重量大约为一吨。这种以堆积巨石为特征的墓葬形式,称作积石墓,其特点是在封土层中混入了众多大小不一的石头,目的是为了加大盗墓的难度,体现了强烈的防盗意图。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在高句丽时期,高句丽的贵族阶层普遍采用了这种积石墓的建造方式。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女真民族也借鉴并采用了高句丽墓葬的一些形式。
房山金陵遗址中,众多庞大的积石遍布,正因这些积石的存在,金太祖的墓室得以维持其基本的完整性。
图为发掘出的金太祖与皇后妃子石制墓椁。
图为发掘出的金太祖与皇后妃子石质墓椁。
图为今金陵遗址处的碑亭遗址和残碑。
图为首都博物馆中复建的金陵遗址处碑亭建筑模型,为清代所建。
图为笔者前往金陵遗址考察时的行走路线。
这幅图展示了笔者在金陵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时所走过的路径。前往房山金陵遗址,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地铁房山线抵达房山城关站,出站后沿地铁行进方向前行,横穿马路,然后乘坐开往车厂客运站的F38路公交车(该公交站点名为房山火车站)直达终点站,这段路程大约需要步行2公里。需要注意的是,返回时F38路公交车的末班车时间为晚上8点整。注意疫情期间景区应该是不开放的。
北京的金陵遗址2006年时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