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惠陵,史称“惠陵”,位于成都武侯祠内。陵墓面积2000平方米,封高12米,砖墙长180米。陵前有碑“汉昭烈帝陵”,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据史料记载,223年4月,刘备在白帝城(重庆奉节)病逝后,被运回成都安葬;刘备先后去世的两个妻子甘、吴也葬于此墓中。
甘夫人:刘备在小沛时,曾纳甘为妾,甘常掌管内务。后来跟随刘备来到荆州,死后为刘禅的师父。不久去世,葬于南郡(湖北荆州)。公元222年,行将就木的刘备追谥她为“黄丝夫人”,并想将她的灵柩迁往蜀地安葬。然而,刘备还没来得及就病逝了。甘氏死后谥号“昭烈皇后”,葬于惠陵。
吴夫人,吴氏,吴仪之妹。刘备入蜀后娶她为妻。随着随后一系列政局的变化,吴氏的地位也一路飙升,从正妻到汉中皇后,再到皇后到太后。与英年早逝的甘夫人相比,她不仅寿命长,而且享有极大的荣誉。她非常幸运。公元245年去世,葬于惠陵。
刘备墓现挂有“汉昭烈陵”匾额和“千秋阿威”对联:“一杯土,依然雄伟。在铜雀黄台所在的漳河里寻找疑似坟墓;三——足鼎现已就位,古石鳞尚存,让人想起汉代的宫廷礼器。”
武侯祠:诸葛亮刚去世的时候,蜀汉各地的人都上书要求为他建一座武侯祠,甚至要求在成都建一座武侯祠。然而,刘禅并不同意。并不是说他不爱自己的干爹,而是这种行为不符合礼仪制度,因为按照宫廷礼仪,汉朝没有为大臣立庙的先例。有功德的大臣可以享受宗庙,但不能独立宗庙。对此,无论是开国元勋张良萧何,还是开拓疆土的清军霍去病,还是东汉名将邓愈、吴汉,都没有一座独立的寺庙。后来接替诸葛亮位置的蒋琬和费祎,也秉持着诸葛亮大公无私的理念,并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但“百姓祭巷,戎夷祭野”的情况并不好,于是在汉中勉县靠近武侯墓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寺庙。
勉县武侯祠与武侯墓隔汉水遥相呼应。公元263年,即诸葛亮死后第二十九年,刘禅下旨为诸葛亮修建祠堂。
蜀汉灭亡后,刘备墓已不能算是祠堂,于是勉县武侯祠建立约50年后,蜀汉交接时李雄掌权。两晋时期,在成都建有武侯祠,至今保存完好。因此,唐代杜甫就会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树何其多。”
明初,朱元璋的儿子朱纯被封为蜀王。他到成都时,看到武侯祠人气旺盛,而刘备的昭烈祠却人烟稀少。进入昭烈寺,从此人们就称昭烈寺为武侯祠。
开放时间
5月1日至10月31日
周一至周日 08:00 至 20:00 停止入场
11月1日-4月30日
周一至周日 08:00 至 18:30 停止入场
交通策略
乘坐1路、57路、82路、334路、335路在武侯祠站下车,或乘坐8路、21路在武侯祠东街站下车。隔壁就是锦里古街,可以一起安排行程。现在来说说拍照,一定要找到像蜜蜂一样的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