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主办的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清宁村墓地发掘工作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本次发掘是为配合济南市起始区翠寨移民二区地块建设而进行的考古发掘。该项目将于2023年5月开始考古勘探,2024年1月结束野外发掘工作。为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市考古所以党建牵头落实“项目突破年”政策,凝心聚力促发展,风雨无阻,日夜奋战,高质量完成了开挖任务。
此次发掘共清理宋至清墓葬167座。其中,宋金墓葬15座,元代墓葬19座,明代墓葬77座,清代墓葬39座,不明年代墓葬17座。大部分墓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宋、金、元时期的墓葬以圆形砖室墓为主(部分墓葬有砖雕、绘画)。明清时期的墓葬有砖室墓和土坑墓(部分墓葬有砖室墓和土坑墓)。砖雕)。出土瓷碗、瓷罐、瓷罐、铜钱、铜镜等各类文物300余件(组),以瓷罐、瓷碗、铜钱为主。
此次发掘的167座墓葬均为中小型墓葬。墓葬有坑式墓、船形墓、砖雕壁画墓等形状。各个时期墓葬形制多样,为研究济南墓葬形态的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其中周形墓葬从宋金一直延续到明代,为研究济南周形墓葬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清宁村墓葬的发掘是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的起点,是济南宋元明清考古的重要收获。为构建和完善宋金以来该地区的文化发展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对于丰富济南黄河文化也具有宝贵的价值。重要意义。该墓地毗邻黄河,受黄河洪水影响较大。此次发掘为研究黄河洪泛区历史时期黄河水文、洪涝演化以及墓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还为恢复墓葬建造过程及后续地层堆积序列提供数据。对丰富济南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