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一场意图不明的拆迁

发布时间:2024-09-23 00 浏览: 72

开发商拆除梁思成林徽因故居的行为将如何界定,还有待东城区文委进一步调查。但公众的关注和对开发商的强烈谴责,足以让文保人士相信,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将来还会以某种形式存在,无论是一片供人瞻仰的废墟,还是一座崭新的四合院。

1月26日,民间文物保护人士曾益智在老北京网论坛上无意中看到网友1月13日发的一篇帖子,标题为《终于拆了》。帖子引用了一则旧闻,即2009年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就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是否拆迁的表态:“在建设规划中,我们将确保四合院的保留。”文章附上的图片是该网友刚刚拍摄的照片。从照片上看,故居四合院最南端的倒屋,原是四合院里一排坐北朝南的房子,平时用来住佣人,现已全部拆除。曾益智立即通知了自己认识的文物保护志愿者和记者,并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_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贡献及故事_林徽因梁思成故居在哪

2009年7月,新华社记者王军来到故居,看到门楼已被拆除,只剩下横梁。

林徽因梁思成故居在哪_梁思成、林徽因故居_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贡献及故事

2009年7月11日,公众首次从媒体获悉梁林故居面临拆迁的消息,至今已两年半。这则消息最早发表在关注北京古城保护的新华社记者王军的博客上。走进北总布胡同,他看到故居院落入口的门楼和西厢房已被拆除,主屋和后屋尚在。墙上贴着的拆除公告上写着:“北京富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9月30日取得京建东柴旭字[2007]516号《房屋拆除许可证》,在洪桐巷北总布胡同、前赵家楼胡同、仙晓胡同及部分门牌号进行洪桐研究楼工程建设,并进行拆除工作。”梁思成夫妇于1930年至1937年在此居住。其间,梁思成加入中国建筑学会,任法国部主任,他与林徽因开始一次又一次出发,系统地考察全国各地的古建筑。正是得益于这一时期资料的积累,梁漱溟夫妇及建筑学会其他同事终于在1943年撰写了《中国建筑史》,并得以在1945年5月和1949年3月向交战各方发出两份中国文化遗产保存名录。

意识到这一点的价值,王军立即发动其他媒体同行呼吁保护故居。随后,政府采取了非常积极和迅速的行动。根据王军记录的事件发展:2009年7月10日,此前并不知道这是梁林故居的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叫停了对故居建筑的进一步拆除,并决定对其保护进行进一步研究。7月28日,北京市文物局给王军发来传真,表示除了坚持保护故居外,还表示将邀请专家参与指导四合院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尽快落实保护事宜。然而,当年11月,非政府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的成员向市文物局提交了将故居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申请,但申请被文物局驳回。 2011年1月,他们的申请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行政复议支持。该组织的创始人何树忠(另一身份是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告诉本报记者,2009年7月出版的《北京文物地图集》中,老城区以“历史人物故居”“旧居”等名称标注的文物地点共有149处,梁林故居已名列其中。他们再次申请,正是行使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通过媒体宣传,再次强化梁林故居作为文物地点在民众和政府官员心中的印象。根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迁移、拆除未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场所,建设单位应当向区、县文物行政部门报告,经区、县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前应当征得市文物行政部门同意。“有了市文物局和区、县政府这两道关口,这些‘故居’、‘老宅’大部分都能从法律层面保证不被拆除。”何树忠说。 2011年3月11日东城区文委再次向开发商华润置地发来通知,称:你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项目内有北总布胡同12、24、26号(梁林故居)。根据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的要求,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经现场勘察、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经区市长办同意,我区将其列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东城区新发现项目,确定为不可移动文物。请在文物行政部门指导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有关纪律和规定,实施对故居的保护和修缮,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确保文物建筑安全。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_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贡献及故事_林徽因梁思成故居在哪

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贡献及故事_林徽因梁思成故居在哪_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东城区北总布胡同梁林故居遗址,已于2012年2月6日被拆除

在此背景下,2012年1月26日进入故居核实情况的志愿者们惊讶地发现,后屋和主屋均已被拆除。附近居民证实,拆除发生在2011年下半年。记者看到,故居内仍有居民因补偿事宜未谈妥而未搬走,但他们并未成为第一批举报的人。这与房屋的产权有关。12号、24号、26号合为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就是梁氏夫妇居住的北总布胡同3号。12号是四合院的后屋,梁氏夫妇的好友、哲学家金岳霖曾住在这里。26号是后排房子。 《北京名人故居与轶事》一书的作者陈光中,2002年在写作本书时曾多次到访故居。他告诉本报记者,梁氏夫妇租住在这个院子里,当时的屋主姓田。“上世纪30年代,北总布胡同的门牌号是从南向北排列的,1号姓丁,2号姓周,3号姓田,每户都有上百间房子,所以3号已经是胡同的中间了。”如今东城区房管局的档案显示,26号是私宅,24号是公宅。两个院落如今都成了不止一户的“复合院落”,所以不像一些名人后代还有产权的房子,这里的居民对文物保护没有什么动力。陈光忠说,2002年他曾6次前往北总布胡同寻找书中记载的故居所在地,但都空手而归,因为胡同里没有居民知道梁林的事迹。最后还是梁思成的儿子梁从诫主动联系他。2009年夏天媒体大肆报道故居历史的结果是,故居居民厌倦了自己所住房子的身份。因此,家住26号院的王女士近日主动联系了晨报。她认为,媒体在讨论故居保护时总是用后屋的照片,让她的家庭生活每天都被来访者打扰。她说:“这房子是我的家,不是故居。”

12

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贡献及故事_林徽因梁思成故居在哪_梁思成、林徽因故居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