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古都大同春意盎然,迎来八方宾客前来观光。5月29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博物馆学系李美田教授莅临大同博物馆,作了“北朝墓葬空间建构与来世想象”学术讲座,为当地学者、博物馆爱好者、大同大学师生、博物馆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
李美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魏晋南北朝考古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从苏白先生。曾就职于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北京师范大学,并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韩国釜山大学等国外院校访问。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墓葬与艺术考古、中国历史时期考古。
讲座伊始,李美田先生表示很高兴来到北魏都城大同,与当地专家学者进行学术研讨。讲座内容分为“永恒来世”(平城北魏墓葬)、“虚拟宇宙”(洛阳北魏墓葬)、“精美盛况”(邺城、晋阳北齐墓葬)、“低调奢华”(长安、袁州北周墓葬)四个单元,从文化传统、丧葬礼仪、生死观念等方面阐述了北朝不同都城地区墓葬空间的特点。
在《永生来世》中,李美田先生以平城发现的北魏重要墓葬为例,说明了房山永固陵与万年殿的结合,体现了北魏礼制汉化的倾向;司马金龙墓,通过对墓葬空间布局和随葬品的分析,表明其前室为独立的祭祀空间,李美田先生从观者的角度对漆屏画的解读作出了独到的见解;宋少祖墓,墓葬空间为单室,石质陪葬品成为祭祀仪式的中心;同时,以星河江石棺为例,表达了佛教因素在传统葬礼中的强烈渗透。
在“虚拟宇宙”中,作者以洛阳多座元代贵族墓葬为例进行分析阐释。其地域特征为:继承了平城墓葬的特点(单室,以俑、壁画营造墓葬空间);单室以后,省略前厅,墓室成为祭祀空间,纵深上升,墓室成为虚拟宇宙;墓内棺椁多为单侧安放,可能代表墓内祭祀礼仪的变化;石棺、椁盛行,图像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原色彩。
《玲珑盛况》以万章墓、汝茹公主墓、许显秀墓等东魏、北齐王室成员和达官贵人墓为例,表现了“邺城制”的特点,即以带有长斜坡通道的单室砖墓营造宽敞的地下空间,以墓主画像为中心,以大型陶俑群和大型壁画配置礼制空间,摒弃幻想或说教性的内容,代之以体现墓主生前威严的具象写实题材。
《低调的奢华》以北周帝王及王室重要成员的墓葬为例,阐释了地域特征:帝王及王室重要成员的墓葬无地面标记和祭祀设施,部分贵族墓葬为土制坟丘;多天井、多坑道的土洞墓盛行,壁画单幅,无连续的游乐群;天井、坑道、壁画营造多院落式居室;以牛车为中心的游乐俑象征威严;外来珍宝众多。最后,李美田先生总结了北朝墓葬空间的营造理念与文化转型。
讲座结束后,李美田先生对听众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联系我们
电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