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盗墓”为题材的影视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霸天下演唱的《鬼吹灯》系列和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系列,都频频被搬上电视和电影荧屏。2015年的《寻龙》受到了大批粉丝的喜爱。而潘粤明的《龙陵石窟》和朱一龙的《重启极海 听雷》也在今年的网络平台上广受好评。
“盗墓题材”并不是今天影视创作者的专利,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已经存在了。中国电影的大银幕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经典的“盗墓”电影。
1989年,内地导演蔡圆圆把一部真实的“盗墓案”搬上了大银幕。就是《夜劫甄妃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国产恐怖片巨作——《夜劫甄妃墓》。
《甄妃盗墓记》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但这个“夜劫甄妃墓”在原著历史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处理。
接下来,我们简单来说说这场“夜劫甄妃墓”的情节,再说说历史上真正的“甄妃墓”。
1. E 世辰盗甄妃墓,狼吃狼牟利
影片一开始,导演通过一个 8 分钟的镜头,展示了清朝安葬妾妾时的相关礼仪和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夜劫甄嫣》的拍摄期间,特别邀请了国内知名文史专家、历史学家朱家军担任该片的清史顾问。
对文学和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应该对朱家明老爷子有所了解。朱先生早年曾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及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负责主持故宫博物院「龙椅」的修复工作。
有了这位重量级的顾问负责,这部《夜贼真墓》在扶华刀的设计中也呈现了很多细节。
随着“安葬仪式”的完成,影片的镜头转向了 1938 年。
在河北省邑县的一家乡村酒馆里,前清的胡秀才(王洪武 饰)喝醉了,开始和酒客聊天,无意间讲起了“慈禧太后死了甄妃”的故事,还说甄妃的坟墓里藏着很多宝物。
这座甄妃陵位于邑县清溪陵内,不少酒客开玩笑说:如果你把这座甄妃陵挖出来,你岂不是想富贵到能与国家相媲美吗。
俗话说“言无心,听有心”,酒馆老板的好朋友“鄂世辰”(陈宝国 饰)无意中听到了这些话,于是产生了“从甄妃墓中偷宝”的想法。
1、E世辰盗甄妃墓,养正六贼结盟
抢劫“甄妃陵”,一个人的实力显然不够用,为了让计划顺利进行,鄂世辰开始寻找同伴,组队。
这
E士辰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结拜兄弟“关幼云”(王小中 饰)。这个关幼云,就是个堵路抢劫、在荒野中开路的小偷。买惯了卖活人,关幼云对这种“盗墓盗宝”的不幸生意十分不屑一顾。
鄂世辰说,他不是贪财贪财,而是要“养义”。邑县既有日本驻军,又有土匪“高燕王”(郭少雄 饰),鄂世辰想利用这件宝物“拉队组队”,确保邑县的安全。
在每一个绿林英雄的心中,都有一个“为天做正确的事”的梦想。E世辰画的大蛋糕砸在了关幼云的心上。于是,关幼云决定加入 E 世辰的“盗墓队”。
当然,光是 E 世辰和关幼云也不是什么大事。于是,两人联系了“盗墓贼”李艺光(雷克生 饰)、“石匠”景老武(杨子春 饰)、“盗墓兄弟”张晨(杜志国 饰)、张茵(王志诚 饰)。
6人集结完毕后,鄂世辰解释了他偷宝的计划,也表现出了拉队的决心。有几个人非常支持“拉队护乡”的正义之举。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六人血路合拢,发誓「得到宝物后,会救国亡亡,回归乡下太平,若有违者,绝不会死得好。
结果,这个誓言注定了 6 人的命运“成为预言”。
它
不仅是惦妃嫦心动的鄂世辰,还有山上的“土匪”高燕王,也听说了“胡秀才醉话”的事情,于是派下下去抓胡秀才,对他施以酷刑,逼迫他对甄妃墓的入口提出质疑。
胡秀才的话传了十、十、百,从义县一直传到了北京。“八旗老者”马超恩(郭平 饰)担心胡秀才的醉言引来盗墓贼,于是他聘请了“飞镖师”冯亮才,赶到邑县清溪陵,配合当地守墓队开展治安工作。
俗话说“无巧无书”,鄂士辰六人对“清溪墓”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只有一位老管家福海在守卫甄妃妃的墓地,于是他们决定在夜幕降临后采取行动。
而马超恩和冯亮才也决定晚上去“清溪陵”,配合守墓队。千方百计折磨胡秀才一无所获的高岩王,也决定在夜幕降临后派出一队马匹去青溪陵探查情况。
夜幕降临后,冯亮才和马超恩率先来到墓地。结果,马超恩发现陵墓守卫队玩忽职守,陵墓在乡下,而陵墓守卫队则驻扎在县城。于是,两人决定去县城,和护墓队谈谈。
马和冯正要离开,就听到甄妃坟附近有声音。冯亮才去查了查,发现了一个盗墓贼。一番打仗后,冯亮斩首盗墓者,在“尸体”上插上“盗墓者必死”的牌子,然后离开了。
之后的晚上,鄂世辰的 6 人来到墓地,6 人看到幕前的“尸体”和“盗墓者必死”的牌子,忍不住冒出一身冷汗。不过,为了宝藏,六人还是离开了“尸体”,撬开石阶,开始挖墓。
六名男子在墓的内壁上挖了下来,因为内墙上的石板太硬了,无法继续挖掘。眼看天快亮了,就在六人迷惑的时候,一队人突然从墓外走了过来,于是鄂世辰决定掩盖山洞,暂时离开墓地。
这群人和马不是别人,正是五山王派来的探子。探子发现甄妃陵周围几乎没有守卫,看守松懈,于是回山报告。
2、E 世辰第二次盗甄妃陵墓,高燕王 vs. 赵德胜
天亮后,马超恩赶到义县县城,遇到了守墓队的队长“赵德生”(马欣 饰)。
马超恩告诉赵队长,昨晚有一名盗墓贼进入了甄妃的陵墓,被“飞镖师”冯亮才杀死,希望赵队长派兵守墓。
赵德胜起初并不想出兵,但在马超恩“金条”的诱惑下,他决定趁夜带100人,在甄妃的陵墓附近设下埋伏。
面对坚硬的石板,鄂士辰六人决定用炸药炸开墓地。于是六人白天拿了炸药,准备晚上“去甄妃陵两次”。
高燕王得到马访的消息后,决定带上 50 人,趁夜前往甄妃陵,偷财宝。就这样,鄂世辰、高燕王、赵德生在甄妃陵中意外相遇。
三组相遇后,高燕王和赵德胜率先交火,而鄂士辰六人见势不妙,偷偷离开了甄妃的陵墓。高岩王的 50 人显然不是赵德生 100 人的对手,经过一场枪战,高岩王的手马被打败逃跑了。
战败的五山王回到山上并处决了丹马。武师“张忠杰”(刘中原 饰)告诉高燕王,守墓队打了一场仗,好在他们肯定不会疏忽大意,天黑后,可以带100人再次攻打甄妃陵。
鄂世辰六人也认为,守墓人与高岩王发生了枪战,今晚的防范肯定是疏忽大意。于是,六人决定在夜幕降临后,等待“甄妃陵三贼”的到来。
果然在鄂世辰和张忠杰看守的当中,胜利后的守墓人认为,高燕王的败下,肯定会让附近的盗墓贼变成惊鸟,短时间内也不敢再犯,于是悄悄撤退到县城。
3、E世辰盗孝三妃之墓,六贼心意相通
夜幕降临后,鄂世辰六人首先来到甄妃陵进行调查。发现守墓人已经撤离,六人立即决定采取行动,打开了之前隐藏的墓洞,用炸药炸毁了石墙。
为了担心高燕王和守墓人的突然袭击,大家决定让“老练”的李一光去墓地收宝,剩下的五个人在墓外守卫。
墓中,见识各般宝物的李一光心中之意不一,他将墓中的宝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藏在“甄妃尸体”下,另一部分被带出墓外,与大家平分。
鄂世臣等人成功后,前脚一走,高燕王就带着自己的人马来了。这些土匪并不是盗墓高手,他们也没有找到李一光藏起来的宝物。
空坟墓让土匪们失望了。不甘白忙碌的高岩王,把眼线画得大大的,决定找出偷宝的人,他因为无法成功“偷偷摸摸”,决定实施“明然抢劫”。
得到宝宝的 E 世辰 6 个人在关幼云家中相遇。关幼云决定卖掉这些宝物,买一批枪,拉个队伍。但李一光、景老武、张音、张晨被宝物蒙蔽了双眼,主张当场分钱,分道扬镳。
夹在中间的鄂世辰最终决定,少数人服从多数,瓜分黄金和大宗商品。曾经发誓要“救国出国”的六人,在经济利益面前被打回了原来的样子。最后,除了关幼云这个热血武者,其余的都只是贪婪的盗贼。
4. 各界贼心机,狼吃狼追利
鄂世辰六人分宝后,约定不互相出卖,违者害家害人。
离开关幼云家后,李一光去了甄妃的坟墓,准备带走走私来的宝物。在墓葬昏暗的灯光下,李一光隐约看到,棺材里坐了起来的“甄妃尸”,忍不住冒出一身冷汗,急忙从墓中逃了出来。
在逃亡的过程中,李逸光在墓中遇到了“飞镖师”冯亮才,并被他带走。在发现甄妃的坟墓被盗后,冯亮决定带李一光去见马超恩。
然而,在两人离开墓地之前,他们杀死了一名黑衣男子,救出了李一光。这个黑衣人不是别人,正是鄂世辰。
原来,在分宝的时候,鄂士辰发现李一光的眼神闪烁,料到他在挖墓时是在隐瞒私利。
鄂世辰告诉李一光,他的脸已经被冯亮发现了,他应该立即带着家人逃走,以免影响剩下的5人。感谢 E 世辰的救命恩典,李一光决定带着妻子离开河北。
看李一光不一样,不光是鄂世辰。在分钱的时候,张晨和张寅两兄弟也看到了端倪。两人猜测李一光应该是在隐藏自己的秘密,于是决定暗中杀了他,黑掉他的那份宝藏。
冯亮才将甄妃陵墓被盗的消息告诉了陵墓的队长赵德生。守卫包围了小镇并开始调查。而与冯亮有关系的李一光,在调查过程中被发现并逮捕。
在“窑”里乐意洋洋的时候,景老吴把宝珠送给了一位“窑姐”。这颗宝石让景老武成为守墓人的可疑目标,然后他也被追杀了。
被捕后,李一光担心家人会受到牵连,发誓要死,不敢说出同伙的事情。但景老吴在严刑拷打下向所有人坦白。
随后,守墓队追捕了剩下的 4 人,张音被杀,张陈被捕,虽然 E 世辰和关幼云逃过劫难,没有被捕,但得到的宝物被守墓人带走了。
拿到宝物后,马超恩主张将宝物交给“德康皇帝”,寻找另一个吉日,再把它们藏在甄妃的坟墓里。但队长赵德胜贪心大意,想要独自吞下宝藏。
赵德胜找回宝物,破获“甄妃陵墓被盗”的消息,被高燕王得知。五山王率领手马袭击守墓人的驻军,企图抢劫财宝。在
双方交火期间,马超恩浑水摸鱼,带走了宝物,带着“飞镖师”冯亮才去了“伪满洲国”,希望将宝物呈给“德康皇帝”。
在义县郊区,马朝恩和冯亮才留在马休息,冯亮才变得贪婪,杀了马朝恩以夺取宝藏。冯亮才正要带着他的宝物逃走。结果,他遇到了在郊区“被追捕”的 E 世辰和关幼云。
三人一见面就打起来,打斗间,一位老者趁乱抢走了宝物,一把抓住马逃走了。这位老人就是甄妃陵墓的守陵人福海。
傅海骑马朝着高岩王的山而去,关幼云觉得高岩王的士兵强壮无比,不容易招惹,不如把偷宝这件事了。以士辰不甘于此止步,于是也追赶着高岩王大山。
冯亮才表面上是“飞镖高手”,但在背后,他却在为日本人工作。他回到守墓人那里,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并请求赵德生协助他攻打高岩王,俘虏福海,取回宝物。
赵德胜率领手马灭绝了高岩王,还意外俘虏了鄂世辰。赵德胜对鄂世辰采取了“怀柔计谋”,为他设宴,想打听关幼云的下落。虽然鄂世辰在宴会上大快朵颐,但他坚持拒绝背叛关幼云。
赵德胜和冯亮才带领人马在墓地附近伏击福海。深夜时分,大家看到福海提着包来到墓地,以为福海手里拿着宝物。
冯亮才开枪打了福海,想要抢走宝藏。结果,一旁的赵德胜就射中了冯亮才。中弹倒在地上的福海并没有死,而是拿起枪,反手杀死了赵德胜。
一旁的守墓人接连出枪,杀死了福海,为队长报仇。副队长小流打开福海的包,发现里面装满了纸币,真正的宝藏去了哪里,成了谁也不知道的谜团。
电影结尾,小刘被提升为队长,被抓获的鄂士辰、张晨、李一光、景老武等盗墓贼被处决,公之于众。当初结成血脉联盟的6个人,只剩下不改初心,坚持“养正”的关幼云活了下来。这样的结局,正是六人结盟时的誓言的履行。
二、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改编自民国真实奇案
《夜劫甄妃墓》的剧情设计非常紧凑,故事也很深刻。
电影一开始,鄂士辰六人血腥联盟,约定一起夺宝,一起养义,但得到宝物后,“被财富蒙蔽”的人们纷纷违背誓言,一个接一个惨死,只有信守誓言的关幼云, 能够很好地死去。
这
因果循环的故事结构,让《夜劫甄妃墓》的节奏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而赵队长、马超恩、高燕王、冯亮才等人物的引入,也对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做出了深刻的讽刺。
当然,除了影响深远的故事之外,这部《夜劫甄妃墓》在营造恐怖氛围和展现大尺度镜头方面也非常有效。
电影中,甄妃从棺材里坐起来的经典镜头,配上诡异的背景音乐,成为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阴影。而电影结尾的“吃人肉”的设计,也成为了很多观众挥之不去的童年噩梦。
在大银幕上,《夜劫甄姬》的故事引人入胜。那么,真正的“甄妃墓被盗”是什么呢?
其实,1938 年的“甄妃墓被盗”,远非电影中那么跌宕起伏、迷惑不解。
1938年,“盗墓贼”李继光挖掘了“甄妃墓”。这个李继光是个惯犯,在他偷挖“甄妃陵”之前,还偷挖了雍正帝的“尾巴”。
这
“甄妃盗墓”的过程,并不像电影中那样“三进三出”,危险重重。作为盗墓老手,李继光在盗墓的第一晚就直接进了盗墓,偷走了宝藏。
或许是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导演蔡圆圆在拍摄《夜劫珍妃》时,借鉴了民间故事《杨香武三贼九龙杯》,将盗墓的过程设计成了“三进三出”。而盗墓者的成员也从一人变成了六人。
既然只是一起平淡无奇的“盗墓案”,那么“甄妃盗墓案”为何会成为口耳相传的“民国奇案”呢?这一切都与案发时代的特殊背景有关。
1932 年,溥仪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虽然建立了“伪政权”,但“德康皇帝”溥仪的权利被日本掏空,成为傀儡。
溥仪一直想找机会,通过一次“武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 1938 年“甄妃陵墓被盗”的消息,就成了这样一个机会。
“甄妃墓被盗”后,溥仪以“保护皇室祖墓”的名义,从东北派遣大批“伪满警”到河北侦案。
为了给这个“伪皇帝”找点存在感,日军还出兵配合溥仪,调查了“真飞墓案”。“伪满警察”与日军合作,短短一天就破案,枪杀了贼李继光公之于众。
案子破案后,关于李继光生平的猜测开始在民间广泛传播。有人认为他是“地下工作者”,也有人认为他想“拉线”。大家都不愿意相信,“伪满警察”和日军千里迢迢来到邑县,就是为了抓一个“盗墓贼”。
毕竟,当雍正帝的《尾巴》被盗时,他并没有派出这么大的战斗。现在只是一座被盗的“甄妃墓”,却引发了如此强大的兵力部署。在老百姓的讨论和口碑下,“甄妃墓被盗”也变得扑朔迷离,成为了“民国奇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甄妃墓被盗”这件事在民国时期引起了轰动。但真正的“甄妃墓”其实并没有被盗。
2013年,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家团队对清溪陵进行了科学考察。
经过专家学者对文献的调查,发现当时被盗的其实是与“甄妃姬”外观相似的“祛妃僧墓”。可能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义县官”对清代帝陵建筑知之甚少,所以才想出了“张关李岱”的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