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杨澜,永远闪耀在西方文化的天空

发布时间:2024-08-23 00 浏览: 48

杨增新墓_杨增新故居_昌平杨增新墓

杨增新墓_昌平杨增新墓_杨增新故居

阳镰,永远闪耀

西方文化的天空

李德华

杨增新故居_昌平杨增新墓_杨增新墓

这两天,杨健不幸遭遇车祸身亡的消息在网络、微信上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是真心惋惜,认识他、了解他的人更是悲痛不已。他虽然年近七十,但身体状况却很好,走在野外时,显得比陪同的年轻人还要精神。

他于3月31日下午遭遇车祸。4月1日中午,我接到了新疆记协原主席朱谦的电话。听到这个悲惨的消息,我震惊不已。当晚在回疆的飞机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4月4日上午,在乌鲁木齐燕尔窝殡仪馆,我再次见到了他的妻子张益清,和一百多人一起,送别了我的恩师、好友杨健。

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和西方文化传播者

杨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西域研究学者。我认识杨坚不过十余年,但第一次读到他的作品却是在三十年前。《关云石评传》(1983年出版)是他研究西域文化的早期成果之一。这本泛黄的书至今还珍藏在我的书架上。后来,我又读到他的《千古之谜》(1983年出版)和《最后的罗布人》(1999年出版)。1995年,我和时任人民日报新疆新闻台台长的朱谦在中国最大的县城若羌县米兰镇见到了“最后的罗布人”。后来读到这本书,我对杨坚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我也热爱新疆的历史文化,所以就有了结识杨坚的想法。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在2005年,我们一见如故,我还组织中新社记者通过中国新闻网、新疆新闻网、兵团新闻网多次对他进行报道。至今,他几乎每年来新疆都会联系我。这期间,我陆续读了他送的四本书:《发现西部》《西游记(寻找西域失落的文明)》《黑戈壁》。

当时他告诉我,他正在写《杨增新传》,我很期待。因为他文学功底好,又善于田野调查,读他的书给人一种新鲜感,能享受到他文字的美。2007年春,我去云南时,专程到红河州蒙自县,参观杨增新故居。在和《蒙自县地方志》主编的交谈中,我得知杨家有族谱,杨家的长孙女杨绍珍住在天津。那一年我去天津出差,就去看望了她,告诉她杨坚正在写《杨增新传》。她对此很关心,我就联系了杨坚,告诉他杨增新的墓在北京昌平,杨坚颇为激动。后来,杨坚在杨绍珍的带领下,去了杨增新的墓前。后来,中央电视台纪实频道还播出了关于这一片段的纪录片。2015年,几经周折,新疆人民出版社终于出版了他的著作《守望天山——杨增新与现代新疆》。

杨增新墓_杨增新故居_昌平杨增新墓

杨坚的父亲杨晖,文革前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是一位中国文学研究者和作家,著作颇丰。杨坚子承父业,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专家。因与新疆有着生死情结,他对西域文化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学术研究。他对西域的研究涉及面很广,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负责人悼词和他的学术履历可知,他曾到过新疆近百次,在新疆进行田野调查研究数十次,重点研究新疆人文地理,也涉及新疆的开拓历史、绿洲文明、环境与资源等。将中外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形成了个人见解:有专著20余部,其中以新疆为背景的小说3部;特别是他组织新疆人民出版社、主编的《西域探险考察丛书》,已成为“新疆人民出版社的镇馆之宝”。

永远对新疆充满热情

他不仅撰写了有关西城文化的书籍,还出演了多部专题片、纪录片,介绍西域文化。这期间,他多次应邀到新疆各地做地方历史文化讲座,尽力推动当地的文化宣传和旅游。在这方面,他可能去过位于天山中东部北麓的两个地州——哈密和昌吉,哈密的伊吾军马场就是他当年下乡工作的地方。昌吉地州是他近10年来在新疆去过得最多的地州,我陪他去过那里至少三次,最难忘的是,我陪他去了两次有古城之称的奇台县。站在奇台南山板街沟石城子遗址的一个大土堆上,他仿佛看到了汉朝将领耿恭率领三四百官兵,与数万匈奴士兵保卫疏勒城的情景。2008年,我们曾计划以此为题拍摄一部中小成本的电影。他也写了剧本提纲,我还请了专业编剧过来。但不知何故,始终没能实现。2011年秋天,我陪同他来到奇台北塔山遗址,亲眼见证了中国军人戍守边境,与侵略者激战的场景。这也圆了我30多年前第一次读到这段历史时,就想去实地考察的梦想。

我深深感受到,昌吉州几代领导,特别是几位常委、宣传部长对他都非常热情,所以他到了昌吉州,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昌平杨增新墓_杨增新墓_杨增新故居

这次不幸逝世,是他31日上午应昌吉州吉木萨尔县邀请发表演讲后,前往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参加“四十天义乌战争”英雄大型纪念活动的途中发生的。让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们将在今年清明节期间在乌鲁木齐与他永远告别。

他的灵魂在新疆,永远属于新疆,正如他儿子在悼词中所说,他把自己的青春、爱情、事业、生命都奉献给了新疆。

他胸怀大志,正处于研究的鼎盛时期,他的不幸离世也是新疆人文历史研究的损失,他对新疆人文历史的贡献犹如天山上的苍松,四季常青。

匆匆写下此文,以纪念杨澜老师。

(作者为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社长)

出处:《这一路有点远——纪念杨澜散文集》(杜雪薇主编)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