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后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300具原计划经陆路运往内地安葬的先人遗体滞留香港。当局上月中旬起恢复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陆路交通服务,预计3个月内解决问题。殡葬业对此并不乐观,并指出“堵车”背后有3大原因,包括家属选择“吉日”安葬先人,变相限制了回葬日期。其次,香港只有6辆灵车可以运遗体到内地,其中3辆是专门用来运遗体到深圳大鹏湾华侨公墓的。但目前公墓内有200多具遗体等待安葬,短时间内未必能清空。此外,业界指出,目前运尸内地手续复杂,若将遗体从东华义庄运回内地安葬,只有3天时间办理证件,难度大大增加。
受疫情影响,中港边境关闭,作为唯一运棺木进出内地的沙头角口岸关闭,今年以来该口岸因重建而停止运作。为应对殡葬业急需陆路跨境运尸,当局与内地协调,自上月13日起允许灵车经莲塘/香园围口岸进出内地。截至上月底,已有17具遗体经口岸运回内地,另有4具遗体由内地运回香港。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今年2月,入境处共签发3042张《移送遗体出港许可证》,其中拟运往内地的占六成,即约1800张。海关申报系统同期数据显示,有1572具遗体通过陆路口岸运回内地。当局称,两个数字的差异可能与家属随后改为土葬或火葬等就地安葬有关。当局还指出,目前约有300具遗体等待通过陆路运回内地,但目前深圳和香港之间每日的遗体运输量没有限制。
三分之二的遗体运往大鹏湾安葬
殡葬业对于当局估计积压遗体可在2至3个月内处理,持保留态度。有家属称,近日联系殡葬公司,询问已去世近3年的母亲何时可运往内地墓地安葬,但该公司迟迟未有具体日期回复,令他们大失所望。香港殡葬业商会会长郭开邦称,中港跨境遗体运输刚刚重启。消化滞留香港遗体的难点之一是,家属非常重视选择“吉日”安葬先人,但每月“吉日”只有一半,加上照顾家属假期等因素,可选择的“吉日”就更少了。
运回遗骸回内地,除了陆路口岸,还有空运和海运。不过,据殡葬公司负责人黄先生介绍,这300具遗骸主要运往广东省内的墓地安葬,其中200多具被转移到距离香港不远的深圳大鹏湾华侨公墓,因此家属很少使用空运。不过,据了解,有些家属等不及了,将先人的棺材空运到广州白云机场,再安排当地的灵车送往大鹏湾墓地安葬。
跨省派送需5天
目前全港中港跨境灵车只有6辆,其中3辆由港中国际运尸有限公司管理,负责广东省内及跨省运输,另3辆由大鹏湾华侨墓园经营,专门运送葬于墓园的先人。港中国际运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近日已安排将遗体运往广州、惠州两地墓园,上月底还跨省运遗体到云南,来回耗时5天。黄先生称,疫情前跨境灵车已足够,但现在仅靠3辆灵车运送迁往大鹏湾墓园的遗体已难,即使购买新车,办理行驶证也需时,折衷方案是增加灵车运输次数,或让其他公司的灵车协助。 “如果6辆灵车每天运送2具遗体,每天可以运送12位祖先,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
大鹏湾华侨墓地管理公司“港深投资有限公司”一名员工表示,如果灵车运尸次数增加到每天两趟,需要雇佣更多司机和运尸员,成本将大幅增加。至于是否允许其他公司的灵车协助,该员工表示,公司暂时没有考虑。他透露,为了运尸,公司需要办理《广东安葬许可证》等证件,但内地与香港之间办理手续需8至10天,手续繁琐。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是内地的节假日,可能会增加办理许可证的时间。
增加更多汽车需要雇佣更多人,这会增加成本
据了解,滞留香港的300具遗体分别存放在殡仪馆、医院、太平间及东华义庄。东华义庄目前有185具棺材,“爆满”。一名“港深投资有限公司”员工称,他们近期为多位先人遗体办理“出境”手续,但食环署只在遗体运出前三天“验棺”,如棺材完好,会发出“遗体运离证”,工作人员再凭此证办理出境文件,但往往因时间紧迫,无法及时办理文件,寄希望于部门提前验棺。
郭开邦称,过往香港每年约有700具遗体经陆路运回内地,估计处理积压的300具遗体需半年时间。殡葬业人士亦称,近日接获食物环境卫生署通知,可协助家属为先人遗体安排绿色土葬或火化,但家属反应冷淡,称宁愿多等几个月,才能完成先人安息的心愿。
选择就地火化遗体,尽快完成葬礼
疫情期间,也有港人就其在内地逝世亲人的遗体处理向香港机构寻求帮助,最终家属选择火化遗体,尽快完成葬礼。
跨境运输需要时间,需要加强防腐措施
工联会大湾区社会服务中心自去年至今年3月底,共接获14宗香港居民家属有关遗体处理事宜的查询。该会秘书长曾志文表示,其中一宗涉及由香港运遗体往内地,其余13宗希望将先人遗骸由内地运回香港。但由于两地边境封锁,家属最终选择就地火化遗体,再将骨灰运回香港。
辅导机构社工表示,为先人举行丧礼,不单是悼念的方式,亦是让逝者得到安息,以及帮助亲属渡过丧亲之痛。他提到,近年有市民向辅导机构求助,指因未能安排先人回内地安葬,又担心先人容貌改变而感到愧疚。
他说,如果连续几个月感到不安,或对事物失去兴趣,就应该寻求帮助。遗体修复师吴桂林也表示,疫情期间,防腐师也预估跨境运输可能耗时或延误,会往遗体注入更多防腐液,减缓遗体腐烂。
航空运输遗体越来越受欢迎,有望取代陆路运输
殡葬业预期,先人遗骸运回内地的方式将逐渐由传统的陆路运输方式转为空运。
内地对遗体入境运输管控严格,根据《遗体运输管理条例》,遗体必须经过防腐处理,并置于密封的锌棺内。境外遗体运往内地等殡葬事宜,由中国殡葬协会国际遗体运输网络服务中心统一处理。一位殡葬从业人员指出,目前跨境遗体运输服务95%以上通过陆路运输,大部分运往广东省,也有远至厦门、福建、海南岛、西安、蒙古等地。
他表示,近年空运遗体回内地日渐风行,主要运往广州白云机场、北京首都机场或上海浦东机场,这些机场有专门的检疫服务。如需转运外省市,家属可委托当地殡葬公司安排,虽然费用较高,但好处是所需时间较少,加上陆路运输容易变动,时间较难掌控,预计未来空运将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