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不仅是逝者的安息之地,更是生者们参观、放松的场所:在长椅上看书看报;在曲径小道上遛狗;思念逝者时带全家去野餐;欣赏名人的雕塑……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诗情画意、妙趣横生、令人向往。如今,各国许多墓地都成为了著名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盘点一下那些知名的墓地,感受一下各国墓地文化的洗礼吧。
1.俄罗斯莫斯科
新圣人墓地
新圣女公墓是欧洲三大公墓之一,建于16世纪,原为教会上层人士和贵族的安息之所。墓地风景如画、绿树成荫,安葬着俄罗斯各个历史时期的2.6万名名人,如:著名作家普希金,作家果戈理、契诃夫、法捷耶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政治家叶利钦、赫鲁晓夫、波德戈涅尔,作曲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等,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文化气息。
新圣女公墓已成为俄罗斯必去的旅游景点
新圣女公墓展示了整个俄罗斯的历史,每一块墓碑都仿佛是历史的一页,墓园内的雕塑也独一无二,是俄罗斯雕塑艺术发展的缩影,伟人们通过独特的墓碑,向世人讲述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俄罗斯散文之父果戈理之墓
契诃夫之墓——一位现实主义批评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墓
著名芭蕾舞演员加林娜·谢尔盖耶夫娜·乌兰诺娃之墓
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之墓
这些埋葬在这里的时代伟人,都为俄罗斯和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虽然去世了,但依然活在人们心中。因此,在俄罗斯人心中,新圣女公墓不是告别生命的地方,而是重新诠释生命、净化心灵的教堂。
2.德国汉堡
奥尔斯多夫公墓
奥尔斯多夫公墓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墓,占地391公顷。墓园内有墓碑、36000棵树、2800张长椅、800座雕塑、15个池塘和12座小教堂。由于墓园面积很大,路线复杂,很容易迷路。为了方便游客,公园内有两条公交线路,共计22个站点。即便如此,很多游客还是找不到来回的路。
世界上最大的墓地
该墓地于1877年启用,至今已有141年历史,共埋葬了140万人,相当于汉堡居民的数量,无愧于世界最大墓地的称号。
奥尔斯多夫公墓管理大楼
每年约有200万人来到奥尔斯多夫悼念、旅游、“探险”。墓地还推出了许多参观活动,如以天使、名人、文学、雕塑等为主题的活动。鸟类爱好者也喜欢穿梭在奥尔斯多夫茂密的森林中,用相机捕捉飞翔的鸟儿。
在茂密的森林里寻找鸟儿的踪迹
墓园包括罗森霍尔、陵墓区、森林墓地、蝴蝶园等区域。在罗森霍尔购买一座墓园需要花费2500美元,维护费用每年约3000欧元,价格不菲。不过,很多汉堡人还是愿意在这里安息,毕竟他们经常来这里散步、观光,这里充满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充满文化气息的墓园
3. 奥地利维也纳
中央公墓
维也纳中央公墓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东南郊,占地240公顷,共有33万个墓穴,是维也纳最大的公墓,也是欧洲第二大公墓。该公墓因安葬了20多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而闻名,其中包括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父子等。
中央公墓的景色很美
1870年中央公墓修建时,曾因宗教信仰问题发生争议,后来公墓被定义为罗马天主教公墓。后来,公墓扩建了七次,规模逐渐壮大到现在这个样子。二战期间,公墓遭到大面积破坏,约有一半的墓碑被毁。战后,经过修复后逐渐恢复,公墓也从单一的罗马天主教公墓扩大为所有宗教信仰的公墓。
中央公墓建筑宏伟
如今,中央公墓共有 160 多座坟墓,中间有一座天主教堂,还有一座东正教教堂。天主教堂为参观音乐家墓碑提供了参考坐标。大多数音乐家都埋葬在天主教堂附近。
莫扎特纪念碑
贝多芬纪念碑
老约翰施特劳斯之墓
小约翰·施特劳斯二世之墓
这三处举世闻名的陵墓均位于欧洲。其实,我国也有很多举世闻名的陵墓,比如秦始皇陵、明十三陵、乾陵、清昭陵等等,但这些陵墓均为帝王陵墓,与西方的陵墓有所不同。这种情况绝非偶然,是由文化、信仰、经济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十分复杂。
如今,中国墓园正逐步向公园化方向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殡葬行业领军人物对墓园景观设计、墓碑设计等进行了研究,并发布在《智慧殡葬》平台上,供更多志同道合的殡葬人交流学习。殡葬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智慧殡葬》上了解更多墓园知识,在离开学校前通过各种实用方式对接未来工作,对行业有充分的了解。有了《智慧殡葬》,殡葬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殡葬事务、认识殡葬人、分析全球墓园设计、看遍世界名陵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