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国家防总关于7至8月防洪关键期专题会商会精神,要坚持目标导向,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安全,努力把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突出工作重点,把全流域防洪作为防洪工作重中之重,重点抓好山洪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中小型水库安全渡过汛期等薄弱环节;强化工作手段,进一步突出灾害预警“应答”的精准性,进一步突出预警与应急联动的及时性;夯实工作基础,特别是要真抓实干、彻底整改各类风险隐患,高效细致地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其中,汛期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今天,江苏四方文物安全研究院有幸采访到了南京博物院南京文物保护研究所(简称“文保所”)陈杰主任,详细了解了他们在汛期文物安全保护方面的工作。文保所作为南京博物院的分支机构,主要职责涵盖全市文化遗产调查评估、保护规划编制等工作,此外还承担着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他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古遗址、石刻和近现代建筑、馆藏文物的保护和科研任务。其中,明中山王陵(徐达墓)、明岐阳王陵(李文忠墓)两处古遗址的日常管理及园区内石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由文保所负责。
自2023年5月南京进入汛期以来,文物保护所根据南京博物院防洪要求和徐达、李文忠公园实际情况,积极参与汛期文物保护工作,以“后七前八汛期安全”为主题,将安全防范与文物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南京珍贵文化遗产在汛期安全无虞。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听听陈主任为我们分享一下文物保护所汛期在保护文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1. 汛前准备
入汛前,两园开展防汛检查,重点检查沙袋、水泵等防汛物资准备和总体安全情况,清理排水管道,防止汛期因极端天气导致墙体、电路、排水管等发生突发事件。
组织开展徐大院汛期模拟极端天气(暴雨)洪涝应急预案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梳理处置流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汛期工作
极端天气发生期间,文保所保卫处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和市安委办公室提醒,及时作出工作安排,加强值班和安全检查,对重点区域实行轮岗监测,并做好跟踪检查报告。
三、不可移动文物和文化遗产点检查
文物保护所作为南京市文化旅游局下属唯一从事全市文物保护管理研究的专业职能机构,承担着南京市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检查、文物保护建设及台账规范化检查等工作,高标准完成各区文物保护工程备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始终保持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安全事故零记录。
板仓古墓的石刻
2023 年 6 月 27 日
临安公主墓
2023 年 7 月 10 日
曾昭伦墓
2023 年 7 月 13 日
4. 徐达、李文忠墓地石刻监测与环境保护
为做好汛期文物保护工作,调取了徐达、李文忠公园环境监测数据,汛期降雨量、地下水位明显增高,相对湿度、土壤含水量增加。根据监测情况及部分实体单位监测情况,实时反映两地公园石刻保存环境状况,对相应公园石刻病害及时作出应对。
现场设备调试
部分监测数据
最后,陈杰所长强调,7月底至8月初防洪关键时期,文物保护所将继续加强各项安全检查,持续开展汛期文物保护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汛期工作安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