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树葬墓地有九宫山长城纪念林、天寿陵园、十三陵瞻仰园等。
1.九宫山长城纪念林
九宫山长城纪念林树葬位于宫泽园内,墓园树葬为生态卧碑式树葬,一处树葬可安葬两位逝者的骨灰,碑后栽种有象征永恒绿色的松柏,寓意逝者的灵魂永远活在子孙心中。
2. 天寿墓园
天寿陵园树葬区较多,常售区域为景云园、景华园、仁实区,陵园其他区域也有树葬点,但大多已售罄,目前在售的树葬点主要集中在以上三个区域。
3. 十三陵赏园
景阳园树葬又被称为“生态躺墓碑”,陵园树葬是一种可以保存骨灰的生态葬。安葬时家属将逝者的骨灰盒放入墓内,再在基座外的花岗岩上刻上逝者的姓名和生卒年月日,方便家属日后扫墓祭拜。十三陵景阳园树葬为双孔墓,可容纳两位逝者的骨灰。
树葬的历史背景
从古至今,除部分少数民族和佛教徒实行单一丧葬方式外,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普遍实行火葬与土葬相结合的丧葬方式。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大家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而且自古至今都保持不变,主要是受到“安息”思想和传统习俗的影响。传统丧葬方式的唯一功能是表达家属对逝者的怀念,而现代的树葬不仅可以表达哀思,还可以绿化环境。
树葬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葬法,其主要形式是将死者安放在山间或野外的树上,任其风化。后来,有些稍有改进的方法,是将死者安放在特制的棚子上。由于尸体安放后任其风化,树葬又称“风葬”、“悬葬”、“木葬”、“空葬”或“悬葬”。树葬是树居的体现,因此在葬俗上也是原始生活的遗迹。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九宫山长城纪念林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北京昌平天寿陵园
以上内容请参考:百度百科-景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