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保护历史遗迹,向成功之乡传承成功精神

发布时间:2024-07-07 20 浏览: 61

郑成功陵园_郑成功陵墓_郑成功的陵墓

郑成功陵,位于南安市水头镇。

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60周年。郑成功是南安石井人,1661年至1662年初率兵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了被侵占38年的宝岛台湾。300多年来,郑成功被海峡两岸同胞誉为民族英雄,他留下的历史遗迹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南安是郑成功的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录着他的足迹。300多年来,供奉郑成功的庙宇香火不断,袅袅炊烟中,“郑成功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南安人。这里的人们也用实际行动守护着郑成功留下的诸多历史遗迹,传承和延续着“郑成功精神”。

人防技术保护墓地

“我们铲除荆棘,赶走荷蛮,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收复祖籍,田横还有三千宾客,不忍离开他,忍受着艰辛。”在南安市水头镇郑成功文化馆,有一幅巨大的砂岩浮雕,展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盛况。浮雕上郑成功所写的《收复台湾》一诗,表达了他对祖国宝岛台湾的深厚感情。

文化馆对面是郑成功陵。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病逝,葬于台南州子尾。1699年5月22日,郑成功灵柩葬于水头橄榄山先祖乐寨公墓。19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周年,福建省对郑成功墓进行修缮,重新立碑。1982年,国务院将郑成功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次重建墓园,增建了石歇亭等建筑。

郑成功陵墓_郑成功陵园_郑成功的陵墓

每天早上8点,郑成功文化馆管理员黄伟强会先绕陵一周,再沿着100多米长的墓道,仔细检查每一棵树、每一块土地,最后走到陵墓主体,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是否有损坏。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部件,黄伟强都十分熟悉。

每年都有不少海峡两岸民众来到墓地,悼念、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守护墓地安全成为很多人的责任,黄伟强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文物安全管理员,他每天至少要在这里巡查两次。

“我们检查树木、土地上的痕迹,主要是通过人类留下的相关痕迹,判断是否有不法之徒觊觎古墓。在古墓周围,我们主要检查是否有涂鸦,如果有,要及时处理。”巡查完不同区域,黄伟强还要在每个巡查点“打卡”,用手机登录文物安全巡查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并实时传输到市智慧综治平台。

在室外,黄伟强用脚步丈量,用目光巡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盲区;在室内,文化馆监控室的工作人员点击鼠标,眼前的屏幕墙上立刻显示出陵园的实时画面和全景摄像机拍摄的各处位置的图片。点击图片,陵园周边的实时状况瞬间被放大。

“这是2020年投入使用的安防系统项目,我们还在陵墓本身的监控画面上设置了虚拟警戒线,并启动了越界报警功能,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南安市文体旅游局工作人员陆培峰说,他们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有效提升了郑成功陵的安全防范能力。

记者从南安市文体旅游局了解到,为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社会发展,让遗产成果更好地造福人民,近年来,南安市不断加大对郑成功历史遗迹的保护力度,不断修改完善郑成功墓文物保护规划。目前,《郑成功墓文物保护规划》仍在编制中,正在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民间部队守卫文物

郑成功的陵墓_郑成功陵园_郑成功陵墓

在南安,与郑成功有关的文物古迹遍布各地,有郑成功陵、水师、炮楼、海巡石刻、国兴井、郑成功纪念馆、郑成功碑林、延平王庙、焚烧郑成功处等等。在政府组织各项保护工作的同时,南安民间力量也主动站出来,共同保护。

“文物博大精深,弥足珍贵,是我们的财富!早些年我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失去了很多好东西,很可惜。”作为南安市石井延平王庙管委会主任,郑欣欣是一名资深文物保护志愿者,长期致力于郑成功文化的传承保护,对文物保护有着深厚的感情。

哪里有古迹,哪里就有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2018年,在南安市文体旅游局、石井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福建省首支乡镇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队在石井镇正式成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乡镇村干部、作家、教师、个体工商户、社工等,却因为同一份热情而聚集在一起。

服务队成立之际,队员郑欣欣、赵守林将自己珍藏的郑成功文物和书籍等捐赠给南安博物馆。“捐赠文物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郑成功等先辈的过去和英雄精神。”郑欣欣说。

谈及成立志愿服务队的初衷,队长郑培群说,是为了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弘扬郑成功的爱国精神,传承和保护石井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在石井镇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化遗产,加入到保护文物古迹的行列中。

因为有热情,志愿者们才有“有召必应”的态度。成立四年来,石井镇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无数次保护行动。队伍也从最初的13人增加到25人,而且还不断有新人加入。他们的足迹遍布石井郡城遗址成功楼、延平王庙、忠贤府、海上石室石刻、羊子山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有的学生看到我们的行动,主动联系我们,一起保护文物。”郑培群说,志愿者们还在活动中向学生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每当看到郑成功遗物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得以保护并焕发光芒,志愿者们都感到非常欣慰。

郑成功陵墓_郑成功的陵墓_郑成功陵园

成功精神超越时间和空间

“郑成功不仅在南安、台湾等地留下了诸多历史足迹,还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爱国、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的人格精神,为两岸同胞所敬佩。”国际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会长郑栋梁说。

郑成功的故事在南安家喻户晓,从延平中学、呈贡街道、呈贡大道、呈贡开发区,到有关郑成功故事的绘本、书籍……跨越300多年的时空,“郑成功精神”已根植于人们心中,并将永远传承。

走进南安郑成功纪念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2.5米高的郑成功半身塑像,面朝大海,凝望远方。纪念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文物和大量郑成功墓出土的史料,无不向世人讲述着这位伟人一生的丰功伟绩。

郑成功纪念馆是延平中学一(3)班学生洪泽信经常光顾的地方。他每个周末都会独自来这里,重温郑成功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从绘本里的郑成功形象,到历史书中的故事,再到每周升旗致辞中的“郑成功精神”,洪泽信心目中的郑成功是“一位高大威猛、身手不凡的将军”。“在成为将军之前,郑成功小时候就刻苦学习。作为学生,我也在通过刻苦学习、提高本领,传承‘郑成功精神’。”6月1日,洪泽信和10多位同学一起来到这里。参观完展厅后,大家拿起绘本,在风筝上画下自己的“郑成功”,最后在晚风中把风筝放飞。

作为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郑成功纪念馆每年寒暑假都会迎来一批批学生,他们充当小小讲解员、参与郑成功知识问答……“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参观,更能通过丰富的活动,感受到‘郑成功精神’的魅力。”郑成功纪念馆负责人李薇薇告诉记者。

如今,经过代代传承,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郑成功精神”已深深扎根于“南安人”的精神品格中,演变为“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时代精神。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