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的葬礼亦然,棺材要重,葬具要厚,衣服要多,刺绣要精巧,坟墓要巨大;普通人死后,死者家产几乎全部耗尽;王侯之死,车马国库空虚,然后金玉珠饰遗体,丝线节俭,车马藏于墓中。此外,还要有许多帷幔、鼎、鼓、案、壶、矛、剑、羽、革等,随葬而葬,要心满意足。至于随从,天子杀几百人,几十人也罢;将领、官员杀几十人,几十人也罢。
丧服规矩又该如何呢?有言:哭丧无序,声如老翁,身着丧服,流泪不止,住着单坡茅屋,睡在稻草枕头上;强忍着不吃东西,又觉得饥饿,穿单薄的衣服,又觉得寒冷。面目凹陷,面色昏暗,耳目不灵,手脚不灵,所以无用。又言:上级丧服,必须扶着站着,拄着拐杖行走,一共三年。规矩如是说,做法如是,君王贵族若照此行事,就不能早到五府六府,清草伐木,填满粮仓。农民若照此行事,就不能早起晚归,种庄稼,栽树。 工匠若如此,就不能修船车,制造器皿;妇女若如此,就不能早起晚睡,纺织织布。算厚葬,就是多交税;算长丧,就是长期不得劳动。财生,养而埋;财复生,则长期不得。如此求财,犹如不耕种,而求丰收,是不能致富的。
解释: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有丧事的王公贵族家里,他们会说棺材要多层,埋葬要深,死者的衣服要多,刺绣要丰富,墓要高大。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普通百姓家里,他们也会耗尽家产。王公贵族死了,国库里储存的财富全部掏空,然后把金玉珠宝装饰在死者身上,用丝绸棉布捆扎起来,车马也一起埋在坟墓里。此外,他们还会制作大量的窗帘、钟、鼓、桌子、酒壶、镜子、枪、剑、羽旗、象牙、皮革等,放在死者的卧室里埋葬。这样他们才会满意。 至于陪葬,皇帝、诸侯死后,陪葬人数多则几百人,多则几十人;将领、官员死后,陪葬人数多则几十人,多则几人。
守丧的方法是什么呢?他们整天哭泣,没有轮流,穿着丧服,流着眼泪,住着茅屋,睡着草席,用土当枕头。还强迫自己不吃饭,让自己挨饿,穿单薄的衣服,让自己受冻。弄得他们面容消瘦昏暗,耳朵不灵,眼睛不亮,手脚不灵,什么事都不能做。又说上层士人守丧期间,必须有人搀扶着才能起身走路,就这样生活了三年。如果按照这种言论,把这种思想付诸实践,让王公贵族照此行事,那么他们一定不能早出朝廷,管理五府六府,开荒种地,填满粮仓;如果农民照此行事,那么他们一定不能早出晚归,耕种种地; 如果工匠按此行事,那么他们一定不能修船车、制造器皿;如果妇女按此行事,那么他们一定不能早起晚睡、纺线织布。细算一下奢华的葬礼,其实就是在埋葬大量的金钱;算一下漫长的守丧时间,其实就是在长期禁止人们做事。已经形成的财富埋在棺材里;守丧之后应该生产的生产,却长期禁止。用这种方式追求财富,就好比禁止耕种而期待丰收一样。国富民强、家口丰足的设想,已经不可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