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木新闻记者聂丽娟、肖浩
记者陈婷、徐欢
窗外是郁郁葱葱的半潭山,桌上随处可见墓碑设计图袋,橱窗里陈列着许多微型墓地建筑摆件。
这里是武汉市汉阳区半坛山公墓墓碑设计师江灿的办公室。15年来,他在这里绘制了无数的设计稿,设计了近千块墓碑,记录着家属对逝者的怀念。
2005年,江灿从长江三峡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毕业,他和另外三名同学通过招聘会来到半坛山公墓工作。“一开始报名的时候,只知道是民政局的,但到了工作岗位才知道是公墓,就有些泄气了。”江灿回忆,当时其他几个同学觉得这份工作不体面,工作环境也很荒凉,于是纷纷辞职,只有他一个人留下来。
为逝者设计墓碑,也是为了帮助逝者家属更好地表达哀悼。一位小学男孩因病去世,她的母亲想为儿子设计一块特别的墓碑,于是找到江灿,说儿子生前喜欢足球和电脑,她希望墓碑能体现这两个设计元素。江灿画了很多草图,都不满意。“不满意的作品,我绝不会给委托人看,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通过对墓地的现场观察,结合周边的景观环境,经过十几稿,母亲的愿望终于顺利实现。江灿还亲自指导石材厂师傅按照草图施工。最终,母亲对江灿设计的墓碑非常满意。
除了设计墓碑,蒋灿还负责整个墓园的景观设计和装修。在蒋灿看来,设计墓碑就像设计墓园,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像半坛山墓园这样的老墓园,风格非常古朴庄严,任何墓园建筑或墓碑的设计都要非常讲究,要与墓园整体环境相协调。”
蒋灿认为,未来的墓园设计其实是人文与自然的融合,未来的墓穴或者墓碑的设计其实都在朝着小型化、艺术化、精致化的方向发展,节地、生态的理念会深入人心,让更多人接受生态安葬,这样既能保护生态环境,也能为子孙后代节约土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极目新闻正在有奖征集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将获得奖励,请关注微信:,24小时新闻热线:(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