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阿骨打,乃宋朝时期东北女真部落之领袖,彼时女真尚属辽国之附属,地位颇为卑微。待完颜阿骨打登基后,趁辽国局势动荡之际,他果断把握时机,迅速占领整个东北,随即称王,创立了金国。继之,完颜阿骨打积极与宋朝结盟,正当辽国面临两线作战、濒临灭亡之际,正值战事途中,完颜阿骨打却突然身患重疾,最终不幸离世。
当时金国的士兵文化素养有限,对于陵墓的建造并不十分重视,他们在黑龙江阿城区的白城镇随意挑选了一片平坦的地带,便草率地将自己的皇帝安葬了。随着与宋朝交往的日益频繁,金国对第一位皇帝的安葬方式感到愈发不妥,认为这种草率的做法有悖于礼仪规范。于是,在天会十三年二月辛酉这一天,依据当时最前沿的风水理论,他们决定将完颜阿骨打重新安葬于和陵。然而,不久后他们发现,即便如此,该地的风水似乎仍不足以匹配一位皇帝的身份,因此,在贞元三年十一月,他们又决定将完颜阿骨打迁葬至大房山。
古人在处理事务时不够周密,专注于迁移坟墓,却疏于在史书中记载迁移的地点,这导致后世的盗墓者和考古工作者失去了完颜阿古打陵墓的确切位置信息。直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北京周口店的一个蓄水池底部,挖掘水池的工人偶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断龙石,移开这块石头后,考古学家终于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完颜阿古打棺材。
历经近千年时光,尽管地宫遭受了损毁,但其中仍发掘出了四件装饰有龙凤图案的汉白玉石棺,皇帝的陪葬物品虽然朴素,却显得庄重严谨,主要包括一顶头冠和一块优质的玉石。众人未曾料想,那消失已久的金朝开国皇帝的陵墓,竟然隐藏在一座蓄水池之中。专家们认为,该陵墓的发现极大地增厚了有关金代陵墓制度的实物档案,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金代帝陵的构造、平面布局及形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