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光启公园
我发表的博文都是有延迟的,因为每次发表都要经过好几天的审核,少则三四天,多则一周以上甚至十天。我很无语,因为它们只是游记,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因为这篇文章里有“mg”两个字,所以我被杀了很多次。难道连古人的名字都不能提吗? ……忍不住介绍一下,大家自己看吧! ! !
你知道这个公园在哪里吗?徐家汇,对!你知道它是为了纪念谁而建的吗?
你知道它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吗?
徐光启(1562—1633),字子贤,号玄虎,上海老城九间楼人。 1604年进士,后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官三十余年。国家爱民,官员清廉。 1641年(明崇祯年间),其灵柩葬于上海徐家汇(今光启公园内)。
徐光启不仅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沟通中西文化的先驱。徐光启十分重视农业政治,他的《红薯备用》成为研究我国农业史和红薯种植史的重要资料。 1847年,因为徐光启的关系,欧洲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聚集在一起,使徐家汇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心。徐光启病逝后,葬于此。他的子孙聚集在他的墓地周围,形成了一个村庄,名叫“徐家社”。由于此地原为肇家浜、普惠堂、丽景三地交汇处,故后来被命名为“徐家汇”。
光启公园入口处有一座按照明代墓制修建的牌坊。雕刻精美,上面还刻有对联。上联为“明朝数百代,师能导天下地”,下联为“将军臣同陈吴魁文”。
进入公园,穿过石桥,宽阔平坦的石板路直通徐光启墓。石马、石羊、石翁仲等沿着石路依次排列,蔚为奇观。
墓前立有石碑一座。石碑上的文字是著名数学家苏步青题写的“庚申春月,明徐光启之墓”。
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你知道这个人为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吗?
一位科学家,一位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非凡贡献的明代人物。
这个公园不大,面积13200平方米。但地处闹市,可谓闹中取静。这里不乏小湖、小桥、红花、绿树,更不乏周边的居民。
2002年,光启公园被评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个公园曾被称为“南丹公园”。 1983年,为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更名为“光启公园”。
先生的纪念馆就在公园旁边,稍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