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一座楼,就像挖掉我一块肉;剥掉外城的砖,就像剥掉我一层皮。”
——梁思成
据北京晨报1月31日上午报道,“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6号业主孙女王珏(化名)向本报透露,媒体报道的被拆的“梁林故居”,其实是她自己的私宅26号,所谓名人故居是“讹传”。据她介绍,真正的故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拆了。”
于是,针对梁林故居,外界提出了不少意见:“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文物”、“因维修而拆除”、“违规拆除”、“不是梁林故居”……
梁林故居平面图
梁林故居
梁思成与林徽因生前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1931年至1937年期间,两人租住在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现二十四号院)的四合院里。这段时期,是二人对中国建筑史和文物保护做出重要贡献的时期,他们对中国古建筑群的考察,大部分都是从这里出发,完成的。
50年前,梁思成夫妇为保护北京旧城而奔走,曾对官员们说:“50年后,历史会证明你们错了,我是对的!”但他们的故居和他们保护的老北京建筑一样,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大年初五,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的“梁林故居”被华润集团北京公司施工单位非法拆除。
拆迁后的梁林故居
曲折的拆迁路
梁林故居拆除工作于2009年7月开始,由于民间文物保护人士的积极参与,过程中经历了不少波折:
2009年7月,梁林故居门楼等部分建筑被房地产开发商强拆,学者、媒体介入,最终在民众的积极参与下,拆除行动被叫停,北京市文物局、市规划委责成建设单位调整建设方案,并表示将邀请专家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2009年7月,国家文物局明确提出,梁林故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应当由当地文物部门报同级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7月,北京市文物局、市规划委表示,已责成建设单位调整建设方案,将邀请专家制定具体保护措施,梁林故居得以保留;
2010年1月6日,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已被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受文物保护法的保护;
2011年1月,东城区文化委主任李成刚公开表示,梁林故居已列入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待居民腾空房屋后,将最大程度地对四合院进行恢复修缮。
2011年1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北总布胡同24号梁林故居被列为此次普查新发现的文物项目。
2012年1月27日,有媒体接到举报,称梁林位于北总布胡同24号的故居已被拆除。
各方声音:
北京市文物局:“不清楚”;
东城区文化委:“开发商考虑到故居年代久远,经过多次重建,无人居住,腾空后容易出现危险情况,所以进行‘维修拆除’;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志说:“此次拆除,是因为施工单位为了防止过节期间房屋出现危险,提前对房屋进行‘拆除维修’,算是维修前的一种‘前期准备工作’。”
焦点访谈记者张全玲:“这是施工单位维修拆迁。”我一听就急了:“谁敢这样修我们的房子?我要气死他们了!”急了之后,我又灰心了。法律没用,急又能起什么作用?”
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表示:“这是一种耻辱,是一种文化犯罪。”
梁思成、林徽因二人因为传奇经历而被人们广为人知,其故居的保存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不论是否是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是否该拆除,我们也注意到,在“收藏热”升温的同时,“文化热”也在悄然升温。这场“罗生门”会不会有一个“神奇”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