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与火之歌
海上风电的高景气度,吸引了全球领先风电塔架公司天顺风能的大规模布局。
12月6日晚间,天顺风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30亿元收购吉国齐持有的江苏长丰100%股权,江苏长丰持有南通长丰99.5%的股份。
若按照江苏长丰2021年2.19亿元净利润计算,目前估值仅有13.7倍;若按照今年前三季度3.27亿元净利润计算,估值仅有9.17倍。
不过二级市场似乎对这个利好消息的接受度并不高,周三天顺风能股价高开低走,以大阴线收盘,成交量较大,投资者为何对这笔交易如此冷淡?
01
30亿元收购领先海上风电设备公司
深耕风电行业近17年的天顺风能(00262.HK),目前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塔筒及叶片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之一,同时新能源资源开发业务快速增长,形成了“制造+零碳”两大主业双轮驱动。
对于收购江苏长丰的意义,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南通长丰和江苏长丰分别位于江苏南通通州湾和盐城市射阳县,江苏长丰和南通长丰均已建成并处于生产运营期。江苏长丰主营产品为海上风电单管桩,将与公司位于射阳的海上风电基地(在建)进一步整合,形成年产60万吨的海上风电单管桩工厂,在江苏区域形成竞争优势。南通长丰主营产品为海上风电导线架、升压站等,主要出口江苏及东亚地区。
对于30亿元的定价基准,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基于未来十年海上风电行业巨大的发展机会,同时考虑江苏长丰的资产账面价值、实际经营状况、未来盈利能力、知识产权及研发技术的潜在价值,并着眼于江苏长丰多年的行业经验、在手订单及客户资源,通过本次收购,天顺风能将奠定其在江苏盐城、南通地区风电及海上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经双方协商,将交易价格确定为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天顺风能斥资30亿元是否值得?
财经小强观察发现,江苏长丰今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营收的90%,净利润更是达到去年全年营收的近1.5倍。若以江苏长丰2021年净利润2.19亿元作为估值,也只有13.7倍;若以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3.27亿元作为估值,也只有9.17倍。如此一来,天顺风能30亿元的收购,可谓是物超所值。
天顺风能收购江苏长丰100%股权公告
投资者关心的是,收购江苏长丰后公司的净利润何时合并?12月7日,天顺风能董秘朱斌在投资者关系平台表示,股权转让后将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事实上,天顺风能今年11月已以4亿元完成对江苏长丰所持有的广东长丰100%股权的收购,广东长丰主营业务为海上风电设备导管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具备投产条件,广东长丰主要布局广东地区。
中银证券研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天顺风能拥有陆上塔筒产能90万吨,规划中的射阳、德国海上风电产能正在建设中,而近期收购的江苏长丰有望快速填补公司海上产品的空白,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
那么,全球海上风电市场“蛋糕”到底有多大?
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全球海上风机基础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7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5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5.1%,而中国海上风机基础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22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99.1%。随着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未来“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海上风机基础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02
二级市场为何不买账?
尽管风电行业前景诱人,但二级市场投资者并不看好天顺风能30亿美元的收购。
12月7日,天顺风能高开低走,收报15.04元/股,市值271.1亿元,小幅上涨仅0.87%,在日K线上形成了颇为难看的“墓碑线”。长线来看,今年以来天顺风能市值累计下跌22.11%。
天顺风能近期股价走势日K线图
海上风电为何如此火爆,但利润却不高?
2022年,海上风电将进入无政府补贴元年。相较于陆上风电,海上风电技术壁垒高、前期投入大、项目周期长、开发流程更为复杂,导致成本更高。没有政府补贴的支持,这对于刚刚启动和在建的海上风电项目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从天顺风能的业绩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2020年至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33.70%、0.89%;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0.60%、24.76%。
2022年,公司营收、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一季度同比分别下滑47.76%、93.46%;二季度同比分别下滑30.82%、26.48%;三季度同比分别下滑9.25%、44.08%。
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海上风电在成本和收益率上不再具有市场优势,风电企业的成本回收周期会更长,企业资金链可能恶化,未来海上风电成本能否进一步降低,还需要新一轮的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