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江都王的生死之战:大云山汉墓主人的神秘过去

发布时间:2024-09-02 18 浏览: 90

神秘死亡

2009年初,江苏警方突然接到报警,称桐城市一辆私家车后座上,一个人一动不动地躺了好多天,十分奇怪,警方希望其能过来看看。接报后,警方立即赶赴现场,经调查发现情况并不简单——车内一动不动的人早已死亡,而可疑车内不仅有一具尸体,车后备箱里还有一具。更奇怪的是,两具尸体上均未发现明显致命伤,死亡原因暂时难以确定。

经过仔细的调查,警方发现,这起案件与以往的刑事案件不同——两人鞋子上的泥土与当地的泥土有很大不同,而这些泥土成为了案件的突破点。检测结果显示,两名盗墓者的鞋子上分别沾有绿色糊状泥土和白色糊状泥土。这一发现不仅让警方感到震惊,也让考古队惊慌失措。原来,这两种糊状泥土只有规格特别高的墓葬才会用到,一般是皇帝陵墓专用,或者至少只有有地位的王公贵族才有权使用。警方在考古人员的配合下,顺着线索走下去,终于在大云山附近找到了线索。根据多方的调查和勘察,杀害两人的秘密可能就埋在大云山的一处水潭之下。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了另外两名盗墓者的尸体,这让这座墓葬的秘密更加扑朔迷离。

经国家批准,考古队对墓葬进行了紧急发掘,四名盗墓者的死亡原因逐渐明朗——由于盗墓者使用炸药量过大,加上墓穴空间狭小,盗墓者在通过墓穴进入墓穴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其中两名盗墓者的尸体被同伴就地掩埋,另两名盗墓者因被发现时并未完全死亡,而是死于途中,被紧急转移,尸体被抛尸桐城。

盗墓、神秘死亡、水池下的墓穴……这些只出现在小说中的情节,竟然在现实中发生了。这座墓穴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里面埋藏了多少金银珠宝,盗墓者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更有趣的是,墓穴上方的水池并不是普通的水池,当地长者称之为“龙潭”,大概是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这是否预示着某种惊人的信息?

一切都要等墓挖开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这是谁的坟墓?

由于这次盗墓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轰动,相关考古队于2009年上半年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令人失望的是,发掘工作刚开始,考古队就发现,墓穴上方的水池并非自然形成的水池,而是一个巨大的盗洞!大云山犹如蜂窝煤,其中密密麻麻分布着古今中外的各种盗洞,土中埋藏着各个朝代的各种盗墓工具,其中盗墓最严重的当属曹操,他设立了“摸金校尉”,曹操的确是个“盗墓贼”。

墓内金银财宝虽已大部分被盗,主墓棺椁已毁得面目全非,但原貌保存完好。从墓葬规模来看,这是一座极为壮观的西汉诸侯级别陵墓式古墓群。陵园内有大墓3座,兵器坑2座,车马坑1座,各级墓葬13座,总面积25万平方米。周围曾有500米见方的围墙,内部曾有密集的建筑群,陵墓东门尚有道路、阙基等遗迹。

大云山汉墓一号坑

考古队发掘大云山汉墓,出土了高规格的陪葬器物,其中最能体现其特殊地位的,莫过于西汉帝陵墓棺椁周围用柏木制作的框架式结构“黄肠题筵”。“黄肠题筵”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按照汉代礼制,黄肠题筵与子贡、边房、外藏居、金炉御仪等同为帝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朝廷的特别赐予下,一些功臣、贵族也可以使用。

秦汉帝王专用墓室“皇长梯畴”

金缕玉衣的发现最令人震惊,是汉代最高规格的丧服,大致出现于西汉文景年间。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皇帝的陪葬品是“珠袍玉盒”,玉片之间用金缕相连。这种玉盒就是人们所说的金缕玉衣。金缕玉衣需要2000多块玉片和相当数量的黄金,而且每块玉片的大小、形状都经过精心设计、精细加工,所以价格昂贵,通常是皇帝的专用品。最后还有与之配套的玉棺,就是在木棺上镶嵌玉片的棺材,也是皇帝地位的象征。除了罕见的金缕玉衣外,考古队还发现了编钟、虎符、暗纹铍等全套珍贵文物。

大云山汉墓出土金缕玉衣

大云山汉墓规模如此宏大,随葬器物规格也近乎帝王级别,那么问题来了,这座墓主人到底是谁呢?

这一疑问起初并未得到确定,因为墓葬已被盗墓者几乎掏空,内部未发现任何带有铭文的器物。直到发掘结束时,才出现一枚刻有“江都”二字的印章和一枚印鉴,这才最终为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决定性的线索。

钤印“江都”二字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大云山汉墓的主人应为江都王刘飞。然而,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作为一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江都王刘飞为何能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他是否有着后人难以想象的精彩人生?

“低调”的江都王

刘飞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记,若不是大云山汉墓被发掘,刘飞或许会随着时间的侵蚀,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与其他帝王或诸侯拓疆拓土的风光一生不同,江都王刘飞的“低调”值得称赞。在那些争权夺势、落得凄惨下场的皇室子弟中,刘飞封王封地却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可以说是一种幸运。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之子刘飞被封为江都王

但为什么他能够避开这些攻击,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呢?

要了解刘飞的“生存经历”,首先要了解刘飞的生平。据《史记》记载,刘飞曾“匈奴侵汉,为贼,上书请降匈奴,汉不从”。可见此时他已经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后来有恶评说“刘飞好强悍,修建宫观,广纳四方英才,骄奢淫逸”。再加上有武王刘濞“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刘飞作为平定“七国之乱”的重要人物,明知故犯,却犯下“广纳四方英才”之罪,引起汉武帝的怀疑。这给了汉武帝除掉刘飞一个完美的理由。但最终刘肥并没有被汉武帝“安排”下来,而是“二十六年去世,其子建利继位为王”。这就有点奇怪了,当年“骄奢淫逸”的刘肥竟然有了好下场,皇位世袭,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史书记载了刘飞一生中的几件大事:“江都改封为王妃,是景帝二年封的太子、汝南王。吴楚叛乱,王妃十五岁,有才华,力大无比,上书皇帝,请求伐吴。景帝封王妃为将军,请他伐吴。吴败。两年后,迁为江都王,统领前吴国。因军功,授皇帝旗。”从他的出身来看,刘飞一开始是太子,后来被封为王。“吴楚叛乱”发生时,他十五岁。巧合的是,刘飞天生“才华横溢”。刘飞生活的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刘飞平定“七国之乱”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形势图

从地理位置上看,江都王刘飞继承了前吴国的领地,当地的豫章郡有铜矿,而且东临大海,鱼盐资源丰富。吴王刘濞治理吴国多年,有非常好的工业基础。吴国的兴盛对于刘飞来说有两面性,弊大于利。作为大臣,拥有一块领地是汉武帝头疼的事情,而这块领地有案底,更是皇帝头疼的事情。刘飞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占优势,他和他的继任者被整肃只是时间问题。我们从《汉书》中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

“帝命宗室长、太史令审问简,简自尽,后程光等人被诛杀。六年,废国,地归汉,置广陵郡。”

我们先看最后的结果,其子刘建自杀,领地置郡,归中央管辖。虽然这其中有刘建自身荒淫无度、有谋反之意、私铸兵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这些只是个人的分析,无法完全解释江都王的领地为何会被中央收回。我们可以放宽视野,考虑一下当时的大背景。汉武帝在“文景之治”之后,希望为汉朝开创一个盛世,无论是北方的匈奴,还是国内的诸侯,都不愿维持表面的太平与休养生息,需要的是高度的中央集权。

“元光五年,匈奴入侵汉朝,为寇,皇帝不准,除非我们上书皇帝,请求讨伐匈奴。”

由此我们也能一窥武帝对匈奴和诸侯的态度。刘飞在地理位置上确实不占优势,但好在他死前,武帝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削藩”,凭借“天时”和“人心”的优势,还能多活几年。而他的儿子刘建却在“削藩”的浪潮中成为风向标,不过这又是后话了。

刘飞虽然两面派,但性格上还是有弱点的。《史记》曾记载:

“他并不擅长实力,却大兴宫殿庙宇,广邀天下英雄,极其骄奢淫逸。”

刘肥除了“强势”和“奢靡”之外,还犯了为臣大忌,“广纳四方英雄”,这在汉武帝看来是自私自利。性格弱点如此明显的刘肥最后能有个好结局,和当时的大儒董仲舒给刘肥颁发“免死金牌”有很大关系。镇守江都时,刘肥作为皇帝的弟弟,受到汉武帝“格外关照”,董仲舒被派去协助刘肥治理领地。在任期​​间,董仲舒针对刘肥领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议,并将自己的“春秋一统”、“废百家尊儒”、“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一系列理论运用到吴国治理中。在封建社会,皇帝对待臣民的态度不是看他们的能力,而是看他们的忠诚度,想要多招兵买马的韩信,最终却因为能力值压倒了忠诚值,落得个头身分离的下场,游戏就此结束。

第二,董仲舒对刘肥的建议能够得到合理采纳。刘肥善于武力,但也知道董仲舒是一位大儒,能够以儒家礼仪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十分尊重董仲舒。刘肥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等一系列治国方略,不仅改变了过去皇亲国戚的骄奢淫逸和不法图谋,而且尽到了身为臣子的本分,完成了从被皇帝“安排”到安度晚年的殊死斗争。

大云山汉墓的发现,完成了史书未记载的刘飞形象的还原。在未被盗掘的墓室中,发现了大量漆器盒,专家发现,这些盒子应该是刘飞用来存放化妆、沐浴用品的,里面可能还有不少“护肤品”,可以说他是一个娇柔的少年。此外,在几乎占据整座山丘的墓葬中,还设有专门的车马坑和兵器坑,以及一把带有暗纹的剑,无疑为刘飞的人物形象增添了一丝“武侠”气息。

暗纹铜枪

当然,除了“武”,刘妃也爱美人。除了他的两位皇后的墓,山上还有不少妃子的墓。其中一座妃子的墓中,埋葬着一位名叫“淳于英儿”的女子。史书上没有关于她的故事的字句,但墓中却有一块银带扣,默默地诉说着一个故事——银带扣可以分成两半,拼起来像虎符一样是一个整体。银带扣的每一半上都刻有一句话,拼起来就是“相思相思,不相忘”的意思。不过,这块银带扣并没有被江都王和妃子带走,而是以完整的姿态放在了妃子的墓中。这里面究竟发生了怎样的爱情故事,只能靠后人的想象去完成了。

大云山的一座汉墓,揭开了刘飞的一生,也完成了一段历史。至此,我们对这位有始有终,却“低调”、没有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江都王刘飞有了更完整的形象。

参考:

《史记》

汉书

李泽斌《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考古成果论证会纪要》

李泽滨《江苏盱眙大云山汉墓》

何立业《从语境看董仲舒义利观——兼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语境意识”》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