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
汉代有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为了保存自己一生的著作,把自己的巨著埋藏在地下。这个在强权政治下丧失尊严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部无可替代的文本——《史记》。
在那个历史是由君王、诸侯、将领、大臣书写的时代,《史记》堪称是一股清流:它不仅比较客观地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崛起,还收录了风月名士、商贾人物的传记,让那个时代的都市生活进入后人的视野。
所以,司马迁是毫无疑问的伟大,没有他,毛遂、霍去病这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也不会成为被世人铭记的“人物”。
写了两段题外话,不过是感慨万千罢了。缅怀先辈,不只是抒发一种情感和哀思,更是传承一种精神。当下,放眼祖国四面八方,岛链、山河、狼烟,不禁让人好奇,在祖国涅槃的征程中,那些面对威胁、利诱、炮火却始终不渝的军人,他们是如何屹立在天地之间的,是否有后人会记得他们?
我们打开地图、打电话、反复求证,仔细推敲东西南北、最高处,终于在祖国“五极”找到了烈士陵园——东吉革命烈士陵园、喀喇齐古烈士陵园、西沙陈行岛烈士陵园、漠河卧龙山烈士陵园、西藏班戈县烈士陵园。与大型烈士陵园相比,这些陵园或隐于海岛、或隐于冰峰、或冰封于寒冬,不为大众所知,却也记载着值得永远铭记的感人历史。
据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介绍,东极岛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迎来第一缕曙光的人类居住区。
东海中界山群岛的东极岛上,有一座“东极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1948年以来在东极岛及周边的青浜、黄兴、东福山、西福山四岛牺牲的163名海防将士。
2014年,韩寒的《平凡之路》发布之前,全世界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存在。
1948年3月,我党率领的舟山群岛游击支队(周至)进入庙子湖。9月10日,周至海防大队与前往东福山围剿敌人的国民党陆海空军展开血战,击沉登陆艇1艘,毙敌18人。经6个多小时激战,该岛失守。随后,敌军对黄兴、庙子湖进行逐岛清剿。“周至”号官兵有的在战斗中牺牲,有的被捕、遇害。
没有史书记载当时士兵是如何死亡或被杀的。
后来到了国家局势最紧张的六十年代,部队在修筑海防工事时,牺牲的士兵又更多。
1965年3月的一个夜晚,岱山警备区罗存佐所在的东福山警备连为赶工期连夜加班挖坑道。就在天快亮的时候,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条即将完工的坑道突然塌陷了!在最前面挑土的二班长罗存佐和几名战士瞬间被巨大的岩流埋住了。
由于岛内信息匮乏,罗存禄烈士的遗体和遗像直到2013年初春才最终送到家属手中。烈士的孪生哥哥颤抖着双手翻看烈士留下的日记,泪流满面:“半个世纪过去了,我第一次感觉到和哥哥这么亲近……”遗憾的是,罗存禄的父母至死再也没有见过儿子。
那些年,没有微信、没有微博,没有网络,在长达几十年的黑暗岁月里,先烈们默默无闻地用鲜血和身躯奠定了国防的基础。
关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卡拉其古烈士墓,史料记载较少。
塔什库尔干,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城”,因城北有一座古老的石头城堡而得名。
这六位烈士均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士,在边防建设路上牺牲。他们有的有名字,有的没有名字,来自全国各地,亲属家属不得核实身份。
西沙陈航岛烈士陵园里,静静地安放着18位在西沙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1974年1月19日,南越西贡反动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屡次警告,悍然出动军舰、飞机侵入我西沙群岛。
一个胸毛还未干的小孩子,竟敢咬鸡毛,以此作为权威的象征。
1974年,国家陷入动乱,八大军区司令员刚刚更换,北部边境安全问题棘手,昔日的盟友反目成仇,干出了这事。
当时南越当局曾派舰船侵入永乐群岛海域,挑衅从事生产的中国渔船,并派军队侵占甘泉、金银岛等地。
不久,自卫反击战开始。我军英勇顽强地与来犯之敌作战。南海舰队仅靠两艘反潜艇和两艘猎雷艇,就与越南西贡当局的护卫舰和驱逐舰展开了激战!并创下了击沉一艘护卫舰、重创三艘驱逐舰的战绩!
“一击胜过百击”,从此,我军开始了强海军的艰苦历程。
在这座海天一色的小岛上,18位烈士在墓碑上静静地躺着,他们中年龄最大的是274艇政委冯松柏,今年39岁,年龄最小的是石钊,年仅20岁。
国难当头,军人时刻警惕危险。郭玉东是389号扫雷艇的总炊事班长,战斗中担任堵漏组长。激烈的战斗中,弹药舱被炮弹击中,海水从弹孔中涌入。为了保证主机运转,已经身负重伤的郭玉东脱下水手服,裹上堵漏塞,拼尽全力将洞口堵住。但洞口太大,越来越多的海水涌入舱内。危急时刻,郭玉东没有选择离开舱室,而是毅然用木桩支撑住自己,然后用身体去堵漏。随后,弹药舱再次被击中并起火,郭玉东保持着堵漏的姿势,在舱内牺牲。
今天,我们不再需要对抗扫雷舰和驱逐舰。
倚着栏杆,你的身影依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4
漠河卧龙山陵园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城南几公里处,是修建大兴安岭牺牲的铁道兵和保卫边境牺牲的边防卫兵的安葬之地。
铁道兵在大兴安岭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奋战了20年,直到1984年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他们脱下军装转业,跑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写下了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在大兴安岭林区修建了847.26公里的铁路、6552米的桥梁、10575米的隧道、13529米的涵洞。
漠河烈士陵园,是漠河县为修建章古铁路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安息之地,他们为了建设祖国,不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目的地,脱下军装,多么高尚、多么忠诚啊!
5
有人说,军队就像浮桥上的栏杆,平时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战时却好像没有栏杆就不敢走路。
西藏班戈县海拔4750米处,一处墓地寂静而庄严。四周的围墙因岁月的侵蚀而风化,墓穴散落在山坡上。天籁之音不绝于耳,但由于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前来扫墓的人并不多。
在海拔4500米的那曲,我曾读过记者白瑞雪写给彭岩的文章,种下一棵小树,都难以熬过严寒的冬天。在那个氧气稀薄的地方,碑文上记载着13位烈士的名字:李从达、布拜……
这里安葬着十三位烈士,他们均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西藏的斗争中牺牲的,由于海拔高、风沙大、氧气不足、交通不便,加上建国时间久远,烈士亲属的寻访十分困难。
如今,山脚下草木葱茏,烈士精神永垂不朽。
结论
终于,走遍了所有的山,我却没有变老。
“五极”上面记载着为国牺牲、献身的将士们的奋斗历程,记载着国家苦难与荣耀的点点滴滴。
烈士们,你们年轻的生命将永远活在共和国的光辉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