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二位皇帝的帝陵共有三座,分别是辽宁沈阳的盛京三陵、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河北易县的清西陵。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陵墓以及他们的祖先陵墓构成了盛京三陵。那么清朝入关后为何会出现两组帝陵?葬的皇帝都是谁?当时的葬制是怎样的呢?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县昌瑞山,相传是顺治皇帝在此狩猎时选定的陵墓。这里共埋葬了五位皇帝,分别是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和同治皇帝的惠陵。帝陵一般以埋葬最早的皇帝的陵墓为首,因此顺治孝陵为首陵,其余陵墓依次排列在左右。
唐山遵化市清东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麓,有雍正泰陵、嘉庆昌陵、道光穆陵、光绪崇陵四座皇陵,其中雍正泰陵为第一陵。
保定易县清西陵
作为第一个入关的皇帝,顺治皇帝选择一处地方作为自己的陵墓也是很正常的。雍正皇帝为什么会选择永宁山呢?因为雍正皇帝在位期间实行改革,虽然勤勉,但是却得罪了很多人,名声很坏。因此才有雍正弑父篡位,死后不敢见父亲,所以就在西陵另建陵墓的说法。但真正的原因是雍正皇帝发现永宁山脚下的风水很好,离北京很近,特别是离曲阳县很近,而曲阳县是石材的产地,明清两代修建宫殿、陵墓所需要的汉白玉材料,都是在曲阳的太行山中产的,所以他决定把自己的陵墓建在西陵,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人力。
开国之后,出现了两组陵墓,皇帝该从哪边下手呢?雍正帝没有下达任何指示,去了西陵。这个问题就留给了儿子乾隆。乾隆很敬佩祖父康熙,不愿意葬在西陵,所以选择了东陵。但是他又不能把父亲一个人留在西陵,于是下诏,命令未来的皇帝“按祖宗、世代顺序下葬”。通俗地说,就是儿子们跟着爷爷,分开埋葬,左右边各一个,但实际情况却大不相同。
东为东陵,西为西陵
按照乾隆的遗愿,他儿子嘉庆皇帝的长陵被放在了西陵,嘉庆的儿子道光皇帝本来应该葬在东陵,可是他刚刚为先逝世的皇后修建陵墓的时候,地宫就漏了地下水,道光认为不吉利,也不利于陵墓的保存,所以决定将其移到西陵。由于道光葬在西陵,他的儿子咸丰皇帝就只能葬在东陵了。咸丰的儿子同治皇帝英年早逝,慈禧太后、咸丰、同治一家三口,她想死后能在一起,所以在幕后操刀,依然把同治放在了东陵。光绪皇帝则按顺序葬在了西陵。
清东陵示意图
清西陵示意图
其实清东陵和清西陵各埋葬了五位皇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皇帝溥仪于1967年去世后,先葬于八宝山,后迁至清西陵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当然时代不同,规格也不再一样。
最后一位皇帝宣统的陵墓被移至清西陵附近的华龙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