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地广人稀,美食多多!距离杭州一个半小时车程。清蒸鸡、溪鱼、榧子酒……两天探秘这个“乡村乌托邦”

发布时间:2024-08-24 18 浏览: 52

爆满、售罄、一票难求……这是“五一”假期后,不少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现状。不少人感叹:“假期就是看人啊!”“人都疯了吗?”

看到朋友圈里很多朋友被“跟风”搞疯了,我悄悄出发前往距离杭州不到一个半小时车程的乡村乌托邦——诸暨市赵家镇。这个静谧的小镇不仅拥有两处世界遗产,美味的山野美食也让人难以忘怀。

路上有很多沪A、浙A的车。

赵家镇位于诸暨市东北部,会稽山西麓,全镇面积虽达96.44平方公里,但常住人口仅有2万余人,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地区。

车子驶入小镇的时候,整个小镇一点喧闹声都没有,路上的车辆也不多,一点都不拥堵。不过仔细看的话,就能看到迎面驶来的车很多都是外地的车牌,有沪A、浙A,也有浙B、浙G。很多都是成群结队的,偶尔会有两三辆车经过。

路边种满了樱花树。当地人说,最高峰时,赵家镇有上万亩樱花树。近几年受疫情影响,产量有所下降,但现在仍有6500亩。

随处可见樱桃林,最早熟的一批樱桃已经卖光了,现在挂在树上的都是晚熟品种,过几天就没了。朋友为了让我们尝到,特意提前准备了一小篮,看上去很新鲜,我忍不住摘了几颗,酸甜适中,汁水充足。

第一站

东溪村

散养鸡

加盐蒸一下就能满口留香

因为出发晚,到达赵家镇的时候已经是中午11点多了,作为吃货的我们直奔东溪村丁家坞的翠盛源农场,他们家的清蒸土鸡受到很多人的好评。

到农场的时候,门口已经停满了外地来的车。老板说来店里最好提前预约,五一假期都订满了。不但餐食订满了,农场的17间民宿也都订满了。老板这几天已经拒绝了100多个电话,但每天还是有客人打电话来询问。农场的民宿平时180元含早餐,节假日涨价20元,真是良心价。

聊天间,第一道菜清蒸鸡端上来了。一股香味飘来,夹起一块放入嘴里,满口清香。老板娘说​​,这些鸡都是由他们看管的农户从小鸡开始养大的,喝着溪水,吃着林中植物和昆虫。为了不浪费这么好的食材,蒸的时候只加了盐,没有加其他调料,连姜都没有加,怕盖住肉香。

第二道菜是溪鱼,同样以新鲜为特色。农场每天从农户手中收购鱼,在清澈见底的黄潭溪中养殖。客人预约后,厨师才会捕捞,然后简单处理,加上泡红椒、本地腊肉、少许盐和料酒,上锅蒸熟即可。

溪鱼个头不大,鱼骨很软,放在嘴里嚼碎,再和鱼肉一起吃,鱼肉的鲜辣让人食欲大开,减肥不想吃碳水化合物的我,忍不住喝了两碗饭,加了鸡汤的饭味道更棒。

第二站

全繁村

现存古井1000余眼,为世界罕见。

赵家镇拥有两处世界遗产,一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榧树群核心区,二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杠杆井灌溉工程。很难想象,这些看似普通的井,可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这里的花明泉、赵家社、泉畈均处在山间盆地中,地下水位极高。从唐代开始,我们的先民就开始打井灌溉,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井,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留存着8000多口古井,如今还剩下1000多口,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吃完午饭,我们赶往泉畈村,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古井灌溉核心区118眼水井,其中最古老的一眼,几乎与山上的榧树祖树同龄。

古井粗略估计直径约1.3米,上面横放着两根粗木圆木,旁边放着一根长竹竿,竹竿一端绑着石头,另一端绑着一个木桶状的注水工具。使用时,农民站在木头上,将盛水容器拉入井中,再借助石头的帮助,将水提起,送入渠道。

这种提水机器叫杠杆,在公元前15世纪前古巴比伦、埃及等国就广泛使用杠杆。我国公元前4世纪的《庄子》详细记载了用杠杆抽取井水灌溉的方法:“用木作之器,后重前轻,举水如泵,举水次数如开水,谓之杠杆。”有言“此中有一器,日可灌溉百田,省力而功大。”

在全繁,有两处名人故居,一处是王守华故居,王守华是我党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故居建于清朝,是一栋三进院落的住宅,至今仍是私宅。我到的时候,那里空无一人,只能在门外看看。村民说,以后这里会修缮一新,向大家开放。

距离王守华故居不远,是后期太平天国重要将领何文清的故居,为清代砖木结构民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61年慈溪保卫战中,何文清率部击毙洋枪队头目沃尔。此地也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场所。

第三站

花明泉村

镇上最古老的农家乐餐厅——良井井农场

软糯的红烧肉让人怀念

离开泉范村后我们又赶往花明泉村,这里至今还保留着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何燮侯的故居。

途中我们路过镇上最古老的农家菜馆——亮晶晶农场,已经有28年的历史了,当地的朋友建议我们去这里尝尝老板娘乔马做的红烧肉和红烧鸭。

乔妈妈今年62岁,晚饭过后看到有人进来,先是一愣,后来听说来人是想尝尝她的拿手菜,她立刻把收起来的长凳拉了出来。

“你肯定想吃红烧肉,我有一个秘密。”说完这句话,乔马大方的端出一大碗。分量着实让人吃惊,估计有两两。虽然看着吓人,吃起来却软糯无比,油而不腻。

乔马说,餐厅里其他菜品都可以由厨师烹制,但红烧肉必须自己烹制。她选的是猪前蹄附近的五花肉,每块约重15至20磅。她每天只买4块(乔马称它们是4个大肥仔)。这道必点菜基本上来得早就会有,来得晚就没有了。

何文庆故居_何文庆简介_何文庆故居

卤鸭也是乔马亲手做的,每天限量8只,即便是五一假期,她也依然把鸭子数量限制在15只。乔马卤鸭也非常有嚼劲,吃起来非常美味。至于秘诀,她笑称全在锅里的老卤,但具体配方保密。

崇尚武术的村庄

大部分村民参加“拳打棍打”

车子驶出乔马的店面,大约5分钟就抵达花明泉村。当地流传着一首关于“好”字的民谣:“花明泉人善打拳头;赵家人善打筐子;泉番人善做芋头头;上井人善做衣服;鸭溪口人善做桥头……

从“好拳”三个字就可以看出,花明泉是一个崇尚武术的村子。据说,练武传统——“赵家拳棍”已有百余年历史。村民大多参加“拳棍”,农忙时小练,在家大练。每年正月里,这里都会有拳棍表演。目前,它已成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没有看到拳棍表演,不过走进村里的麓山堂,一进门远远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武”字,可以想象到村民练武的场景。

罗山会堂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占地6亩,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共有7间基座和3栋相连的楼房。村民说,大天井可容纳2000人观礼。加上中央大厅和从中厅到后厅的连接厅、后厅,总共可容纳5000多人。想象着,如果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那可真是热闹。

罗山堂入口两侧,有六七间空房子,上面挂着年级牌子。一位老人说,因为地方大,抗战初期绍兴中学曾在这里办过一所避难学校。解放后,这里一度成为小学,后来逐渐腾空,一直保持着现在的样子。

第四站

宣家山城怀古道

古道蜿蜒于溪流之间

两侧皆为千年古榧树。

在花明泉村逛了一圈之后,就打算去爬两条一直想爬的古道,一个是宣家山成怀古道,一个就是走马岗。

在澄怀古道的入口处,我们遇见了一群刚刚下来的年轻人,他们对上面的景色赞不绝口,表示一定要上去看看。

古道其实不长,只有1300米,却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进门,两边就有十几棵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榧树。古道沿着溪流蜿蜒而上,路边开满了黄色的花。花香和溪水声能让人心很快平静下来。

走了大概一百米,远远就看到一道瀑布飞流直下,落差看上去不大,走近一看,竟有二十多米高,气势磅礴。相传这里是越王勾践练剑的地方。

走到古道半山腰,一棵粗壮的古榧树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棵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称它为仁定榧树。相传,农耕家庭每生一个孩子,就会分到每户榧树,而这一棵树的产量就足够了,所以又叫它白罗榧树。

这一带百年以上古榧树随处可见,共有5640株。作为“中国榧树之乡”,赵家镇有古榧树126株,其中百年以上3.7万株,千年以上2700株,是全国最大的古榧树聚集地。

第五站

走马岗山

顶上犹如仙境

这里有许多带有马蹄形印记的巨石。

从成怀古道下来,天还没亮就直奔走马岗。走马岗位于会稽山脉中段,主峰海拔835米,为会稽山脉第二高峰。相传因越王勾践曾在此练兵而得名。山顶上有许多巨石,石上刻有马蹄形图案。

沿着蜿蜒的山路行驶上去,一开始能见度很好,山顶清晰可见,开了十几分钟后,远处山谷中开始飘起了浮云。

半个小时后,车子到达山顶,一下车,我们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四周雾气弥漫,能见度不足20米,高大的树木若隐若现,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仙境。

顺着石阶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三代松树,三棵不同年代的松树挤在一起,在云雾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大。

我们沿着山脊走了十几分钟,雾气越来越浓,我们越来越没有信心,十米以外的地方都看不清楚,时不时能听到空中有人的声音和公鸡的啼叫声,但却根本找不到自己身在何处。

因为时间不早了,我估计从山顶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听说前几天有一队徒步的游客在附近迷路了,所以我就乖乖往回走。下山的路上,我碰到了一位附近村子的村民,他说走马岗就是这样,特别是下雨之后,能见度就会降低,就像是另一个世界。

炒五花肉配米饭

老板娘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了我们

下山之后,虽然有些疲惫,但想到很快就能吃到很多人都怀念的银湖山庄招牌咸五花肉,心里便充满了动力。

银湖山庄位于全繁村荔湾,沿着一条狭窄的水泥路开车进去,远远就能看到一个人工湖,不过由于装修,湖水已经排干。和乔马一样,银湖山庄也是老板娘经营,招牌菜是她自创的,12年前山庄刚开业她就尝试腌制,经过三四年的摸索,逐渐得到顾客的认可,成为必点菜品。

不一会儿,蒸好的腊肉就端上了,尺寸着实吓人,大约有1厘米厚,肥瘦相间,脂肪呈半透明状。

老板娘说这个配饭吃起来很美味,单吃的话会有点咸,但吃上一口,感​​觉刚刚好,跟在其他地方吃到的腊肉比起来,非常扎实。

“我有秘诀,不然就不是我的招牌菜了!”老板娘说。她只选用本地猪肉,不能喂饲料。腌制时一定要揉搓均匀,腌制三天后开始用石头压,至少要压十五天,之后拿出来晒十多天。晒干前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就是用热水把肉洗干净,这样就没有猪膻味了。

银湖山庄的另一道招牌菜是清明馒头,只有一种口味,咸的。糯米是当地的,加上豆腐、咸菜、冬笋,上锅蒸熟。吃一个就饱了。

第六站

榧树

“中国最美古树”榧树

来到赵家镇,一定要打卡榧子王,据说榧子王有6层楼高。

途中经过枣溪公园时,看到不少民众架起烧烤炉、铺开野餐毯,开启野餐模式,孩子们则在溪边嬉戏玩耍,一派惬意景象。

榧树王就在海拔535米的“马观音”山坡上。来之前我还在想,赵家镇的很多古榧树都比这棵榧树古老,它怎么能有这个称号,甚至入选“中国最美古树”呢?

看到之后才知道,这棵榧树不仅树龄超过1380年,而且树形十分壮观,仅树冠直径就有26米,犹如一把遮天蔽日的巨伞,而树胸围高达9.26米,树高18米。

“看上去和我们这里的红豆杉很像,但是又很不一样。”榧树下,几名忙着拍照的西安游客说,喜欢这种人少的地方,既能亲近自然,又能看到历史的痕迹。

榧王的旁边还有数棵千年古榧树,阳光透过树冠的缝隙照射进来,像一道道光柱,洒落在地面上。

第七站

宣家山村

枫香、银杏、山茶

千年古树“外宣三老”

开车下山,半山腰的宣家山村外宣自然村是必去之地。这里有三棵古树,被村民称为“外宣三棵古树”,一棵是枫香树,一棵是银杏树,一棵是茶树,树龄均在千年以上。

当地村民也不知这三棵树是谁种的,相传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在此栽下的,但已无从考证。

三棵古树之间相距不过百步,枫香王和银杏王的腰围需要八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枫香王高37米,银杏王高28米。三棵树中的“茶花王”被当地村民视为珍宝。这棵茶花树高10米,树冠30多平方米,比云南大理的茶花王还要大三分之一,堪称“中国茶花王”。

20年前,一位上海的老板出价500万买下这棵茶花树,但村民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因为在村民心目中,这三棵树不可或缺,已成为保佑他们的“神树”。

回城前,我去了一家专卖店,一位上海的顾客向我推荐了当地的岳州龙井茶,说非常好喝。

茶叶和香榧一样,是赵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全繁山口茶厂生产的红茶远销海外。

香榧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举世闻名的“枫桥香榧”原产地保护区,赵家香榧干果年产量约6000-7000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

如今当地用香榧子酿制出了香榧酒,我尝了一下,虽然是旧时的酒,但味道没有那么辛辣,非常好喝,还有香榧年糕,带回去尝尝。

这次行程比较匆忙,想着暑假可以带着家人来赵家镇住上几天,再次感受一下这个令人难忘的乡村乌托邦。

诸暨赵家镇美食别墅推荐

良晶晶农场(宝安路83号)

小薇庄园(全范村1588号)

赵家轩甲山别墅(立轩自然村)

东塘山庄(泉帆村)

浩浩别墅(东庄村182号)

银湖别墅(全帆村湾)

嘉良艺苑(东西村丁家坞)

翠盛园农场(东溪村674号)

兆家餐厅(清华路168号)

都市互动、都市快报记者 董奇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