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古墓如何辨认?据报道:近日,四川省昭崖镇村民在退宅还田时,挖出一座疑似被盗的古石墓。专家鉴定为南宋古墓,但无法确定墓主。目前古墓已得到保护,石刻已运往博物馆。
网络图片
1、“看”。看空气、风水、植物。古代中国社会相当迷信,相信风水宝地的观念。因此,墓地多选择在风水宝地。比如有山、临水的地方一定是墓地聚集的地方。另外,墓地周围的植物乃至土壤也是是否有墓地的重要依据。比如,有古墓的地方,因为土壤被挖开踩踏过,庄稼的长势会比附近的差。另外,下雪的时候,不同的地质也会留下不同的痕迹。遇到四面环山、碧水环绕、山峦起伏、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土层深厚、气候干燥的地方,仔细看一看,可能会发现一些没有地面痕迹的大型墓地。
2、“闻”。就是闻气味,通过不同的气味来判断某处是否有墓葬。如秦汉墓葬,常灌以水银、朱砂以防腐;唐宋以后的墓葬,墙壁上通常抹以绿色糊状泥浆。据说有些人的嗅觉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甚至比猎犬还要灵敏,能用鼻子闻土的气味来判断墓葬的年代、是否被盗过。有些人甚至能准确地分辨汉墓和唐墓。
网络图片
明清时期的墓葬,因为年代较晚,多为砖石结构,所以气味更浓烈。“气味”的另一层含义是听声音。一般大型古墓葬,虽然在埋葬时会回填压实大量土体,但由于时间久远,土体难免会自然沉降,有的出现外实内空的现象。这种“外强内弱”的墓葬一旦受到较大的震动,如天上打雷,就能向地表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经验的人,就可以通过这些声音的细微差别,判断这里是否有墓葬。而不同地质、不同年代的墓葬,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
3、“问”。寻找陵墓需要多方收集信息。中国民间传说中有很多关于古墓的故事。在一些偏僻而非常适合修建陵墓的地方,可以向当地人询问历史,出现过哪些杰出人物,是否发生过什么怪异现象等。通过与这些人交谈,可以得到关于古墓的信息。
4、“切”。这是对地表进行深入细致的勘察,这也是寻找古墓最重要的一步,不但可以确定古墓的真实性,还可以确定它的年代、规模,以及随葬品的状况。将洛阳铲插入地下,通过铲起的土层来判断,如果土层颜色一致,整体和谐,就证明这里的地下没有被挖掘过,没有墓葬。如果土层出现断层,颜色发生变化,中间夹杂着不同种类的土壤,就很有可能有墓葬。
网络图片
如果带出来的土里有一些金属、陶器、锯末、朱砂、窖灰等杂质,就说明这里肯定有古墓,而根据金属和陶器就能判断墓葬的年代。嗅觉灵敏的人还可以根据洛阳铲带出来的土层的气味来判断墓葬信息。在洛阳铲探测过程中,可以根据铲柄的不同手感来判断墓葬的情况,如果手感轻,说明土层比较软,如果手感觉到强烈的震颤,说明摸到了硬邦邦的东西,然后根据细微的差别就能判断是棺材还是石头或者是别的东西。
上面提到的这些方法可能有些不常规,比如洛阳铲就是盗墓者发明的,但考古学家们很早以前也开始使用这个东西了,算是“标配”。考古学家还需要研究一些史书、古籍,才能确定某个地方是否存在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