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如今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什么东西最贵?很多人可能不假思索的就说是房子,因为经历过2016年房价暴涨的人都深有体会,早买房的人现在收获颇丰。但小周今天要讲的,是比房子涨得更快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就是墓地。有人可能会疑惑,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是由墓地的稀缺性决定的。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一个城市每年都会用大量的住宅用地来建房,新的校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对于墓地来说就不一样了,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能见到的墓地和公墓屈指可数,新墓地的审批和建设速度都非常慢。如果说几千、几万一平米的房价都算贵的话,那么墓地的价格甚至比房价还要高。
有人开玩笑说,我们不仅一辈子要为房子而奋斗,而且到了老了还要为墓地而烦恼,如果墓地太贵,我们可能连墓地都买不起。那么,还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吗?确实,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远远超出了普通人。
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买房,平均房价可能在5-6万元一平米,好一点的甚至更贵。但和大城市相比,周边县市房价相对较低,一套普通的房子动辄几十万元就能买到,甚至有些镇区几万元就能买到一套房子。
这导致一些人开始跳出固有思维模式。住在大城市的人想到在附近的城市、县城或城镇买房。不管是烂尾房还是精装修房,反正他们买房不是为了住,只要把祖先的骨灰盒放进去,节假日去扫墓就行了。另一个好处是,这通常不会占用他们太多的时间,他们还可以同时在周边地区旅游,一举两得。
这笔账怎么算?有人算过,从性价比上讲,买墓地的成本其实跟买房子差不多,有几个潜在的区别。第一,房子的产权是70年,而墓地的使用权只有20年。如果要保留墓地,每20年需要缴纳一次管理费,一般健在的亲属都会继续交,所以看上去这笔钱省不下来。
其次,房子升值了,可以卖掉换钱,拆迁了还可以拿补偿,但墓地就算升级了,也没什么经济意义。第三,完全可以把房子当成自己的“家族墓地”,一个房间可以当成独立空间,每个房间之间还可以做隔断,存放一个家族几代人的骨灰盒是没问题的。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城市里的聪明人都愿意在周边买房子存放骨灰盒,不愿意买那些不划算的墓地。当然,作为生活在这个小区的居民,包括你在内,你如何辨别自己周围是否有这样的房子呢?
简单来说,这样的房子一般没什么人进出,清明节或者地方节日的时候,房间往往通宵亮灯,当一个小区出现这样的房子,我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对此,每年清明节都会出现类似案例。比如早在2016年4月5日,就有一篇以《上海市民嫌墓地太贵不愿买房安放骨灰,有买房“祭祖”》为题报道了类似情况。前年也有一篇清明节新闻稿《上海墓地太贵,有市民买房安放骨灰》,其中也提到:
近年来,不少上海居民在崇明旧农场区购置商品房。除了自己或家人居住外,一些购房者还有“特殊”原因:将房屋作为存放亲人骨灰的地方,定期前往祭拜。据了解,也有市民在江苏、浙江等地购置房屋,用于“祭拜祖先”。
虽然买房存放骨灰可以解决大量买不起墓地的人的问题,但对于周围的居民来说,自然是难受的。试想一下,谁会愿意住在存放骨灰的房子旁边呢?不管是楼上楼下,还是隔壁对面,遇到这样的事情,真的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你觉得他们犯法了吗?好像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因为房子是真金白银买来的,里面装的是什么?怎么用,都是别人的权利,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就算你以房屋贬值为由告他,估计也不会受理。
不过道理归道理,法律归法律,经济问题只是一方面,按照中国传统,大多数人还是将骨灰埋入地下,如果骨灰盒能存放在墓地里,那当然最好了。归根结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墓地价格过高,如果墓地价格回归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大房变小房”的骨灰盒房或骨灰盒建筑将逐渐消失。您对此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