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一群身着统一定制参观证的南京市民在现场讲解员的引领下,走进位于南京体育学院的“中心体育场遗址”,市民参观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日”系列活动首场活动正式启动。虽然天公不作美,但市民们热情不减,从小孩到老人,都对这次活动充满期待。
“这是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体育场,占地1000亩,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体育场。”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市民们仔细参观了眼前的建筑,包括田径场、篮球场、跑马场、棒球场等。“中央体育场遗址”整个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装饰有中国传统图案,主入口和出口看台均为中式牌楼建筑风格。
2006年,“中心体育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
1931年,中央体育场正式奠基,由吉泰工程公司建筑师关松生、杨廷宝设计,利源营造公司承建。落成的中央体育场门楼为牌坊形式,两面对称,高三层,上镶“中央体育场”五个金色大字,上方依次排列8个云纹柱头和7个小牌坊,气势磅礴。中国传统的云纹风格与古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巴洛克浮雕风格相结合,中式的屋檐与罗马式的拱柱相得益彰。此外,矗立在门前的两座铜鼎,充分体现了宏观规划以欧美为依据,微观建筑形态则源于中国传统美学原则,巧妙表达了中西合璧的理念。
“大家都知道南京体育学院,但我第一次知道‘中央体育场旧址’就在学校里面。”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说,收到报名成功的短信后,他非常激动,走进了从未进过的文物保护地,对这座城市、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市民文化遗产地“开放日”系列活动由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文化遗产地参与,南京市相关部门、各区文化旅游局协办。活动采取线上预约、线下点评的形式开展。“南京文旅”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我的南京”APP、“速府办”APP同步开通预约通道,吸引众多市民踊跃报名。
为了更好地延续金陵文化传承,讲好南京故事,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南京历史,增强文物保护意识,继组织参观“中央体育场旧址”后,市民参观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日”系列活动还将参观“中央大学旧址”“金陵大学旧址”“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北极阁气象台旧址”“恽代英烈士牺牲地”“明孝陵、明英雄墓李文忠墓、徐达墓”等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日报/紫金山报记者 幸红 王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