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建筑
墓葬是开山凿墓而建,规模较大的墓地还设有“庭院”。
带着市民的疑惑,3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马山坡森林公园南侧,沿路向山内行走。山脚下,“九龙山陵园”的牌坊映入眼帘。牌匾一侧是灵堂,是举行祭扫仪式的地方。穿过牌坊后,是两处院落,一处院落的墙上贴着“森林防火”、“文明扫墓”等标语,另一处院落里堆放着墓碑、墓砖等修建墓葬的石材。
从南侧山脚仰望马坡山,只见茂密的树木,几乎看不到墓葬的踪迹。顺着山路上去,墓地出现在眼前,是一座座相对较小的规则墓葬。越往上走,墓地的规模就越大。墓地的排列没有什么规律,很多墓地都是独立的院落,高地上都有墓葬,墓前有石凳石桌,院内有树木。面积大概在20平方米左右,这样的大墓葬还真不少。
越往上走,机器的轰鸣声就越大。我们在山坡上看到了一台燃气压缩机。站在压缩机旁边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修坟。因为山路陡峭,所以压缩机就放在山坡比较平坦的地方。压缩机通过一条延伸到山顶的管道,帮助金刚石工具在山上挖洞。“要是树挡住了路怎么办?”记者问。“能留下就留下,要是挡住了路就砍掉。”工人说。在离山坡不远的地方,记者发现了一棵倒下的树,树干砍伐得很整齐,看上去好像很久没有被砍过。
几名工人正在山顶上合力修建墓地,修建墓穴的石块都是手工抬上去的。工人提醒记者,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中间有围栏,北边是公园,所以这里不算是墓地。记者发现,整个墓区除了墓地面积大外,其他配套设施都不是很齐全,没有整体规划,很多山路都不好走。
工人们正在山顶附近修建一座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