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中国首家二维码墓碑品牌:用科技留下亲人的足迹

发布时间:2024-07-01 18 浏览: 57

概括

在二维码墓碑出现之前,网络上也有一些追悼平台。他想,如果在墓碑上刻上二维码,就能把墓地的追悼会和网络上的追悼会打通。与以往的追悼平台不同,墓碑二维码不只停留在追悼会上,更注重的是回忆和纪念。阿辛想,既然通过二维码可以保存和传递信息,那么能否在墓碑上印上二维码,记录一个人的一生呢?“二维码墓碑从来都不是传统扫墓的替代品,只是一种补充,是纪念的另一个渠道。”

“我知道坟墓里躺着的人是我的祖先,但我不知道他是谁,为什么死,他的生活是怎样的。”福建人胡建波在石碑上设计了二维码,创立了中国第一个二维码石碑品牌。

墓碑是逝者生前最“浓缩”的记录,墓碑上刻着简短的留言,承载着家人的回忆,当墓碑装上二维码,逝者的信息就被储存在互联网上。

1. 利用科技留下长辈的足迹

胡建波出生在山东福州的一个小村庄。与大城市的端午节习俗不同,他家不仅要扫最亲近的亲人的坟墓,还要扫几代甚至几十代祖先的坟墓。胡建波对于先辈的经历知之甚少,总是在思考如何传承这样的记忆和怀念。

2012 年端午节,胡建波和母亲商量着为已故的父亲制作一个二维码,并附上纪念父亲生平事迹的图文资料。当时,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远低于今天,二维码对年迈的父母来说还是一个新技术产品。

在二维码墓碑出现之前,网络上已经有一些悼念平台。打开专门的网页,配上照片、蜡烛、鲜花、香火,配上好听的背景音乐,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悼念亲人、祈祷。

胡建波认为,网络祭拜方式与现实祭拜脱节。他认为,如果在墓碑上刻上二维码,就能把墓地追悼会和网络追悼会打通。与以往的追悼平台不同,墓碑上的二维码不仅仅是悼念,更注重怀念和追悼。二维码会链接到一个网页,上面有逝者更详细的信息,人们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了解逝者的情况。

他向母亲解释道:“这就像是爸爸的身份证,我用网页保存爸爸的信息。”他的孝心让父亲很感动。

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很快,胡建波就完善了自己的企业网站。为了推广二维码石碑,胡建波找到当地民政部门,寻求政府的支持。人们可以在这个网站上了解二维码石碑的相关信息,并可以用石碑上的二维码购买商品。

另一个想到用二维码纪念亲人的人是来自湖北金华的阿信。“古时碑文上又碑文,今时碑文上又碑文。”这句话写在阿信工作室的网站上。他说,制作碑文码并非心血来潮。

阿辛想,既然信息可以通过二维码存储、传递,那么印在石碑上的二维码,是否也能记录一个人的一生?从2013年起,他走访了全省多个墓地,采访了不少遇难者。两年后,他为儿子制作了碑文码,通过扫描碑文码,可以看到父亲的生平事迹、生前照片、音视频等信息。

丈夫的碑文密码得到了亲属的认可。在同事、同学的催促下,阿信为家中过世的长辈写碑文。渐渐地,这项工作的范围扩大到一个村庄、一个镇,最后发布到网上。2019年,他申请了“墓碑密码”商标二维码墓碑网,并注册了公司。

从业多年,阿金见证了许多生死背后令人泪流满面的故事。对于家属来说,逝者留下的每一丝痕迹都是思念的象征。一位来自广东的客户整理了女儿在父亲去世三年后的生活细节,并请阿金制作了一个网页和一块带有二维码的石碑。“这个二维码非常非常好,看到它,仿佛妈妈还在我身边。”客户打电话来感谢阿金。

2. 让家庭文化在网络上可追溯

二维码纪念碑不仅是个人的纪念,更是顾客的讯息,承载着家人的精神文化内涵。

胡建波有强烈的愿望去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但令他失望的是,他的父母对此知之甚少,家族历史只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片段,信息不完整。

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阿辛的家乡杭州富阳。一般一个村落由数个宗族组成,多个宗族的祖先埋葬在一起。一个比较大的墓地,埋葬人数可能多达一两万人。后人前来祭拜时,有时分不清自己是哪位祖先。

“虽然每年都会祭拜祖先,但只知道墓地里埋葬着我父亲那一代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这是胡建波端午节扫墓时的困惑。这些担忧也让如今很多年轻人无法感同身受父母的扫墓习俗。

在胡建波看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族裔的意义。“很多年轻人可能没有经历过太多的变故、搬迁,所以无法感同身受。”他感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经历亲人的灾难,远离家乡,这时才会逐渐明白家庭、家乡,甚至民族、姓氏的意义。”

胡建波家族网络族谱页面。图/受访者提供

对这些族谱二维码有强烈需求的客户中,一部分是一些私人家族的族长,由于家族人数众多、历史悠久,需要面对建立宗族、延续族谱的问题。另一部分客户是海外华人,事业有成的张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年轻时在国外任教、到处经商,后来事业失败,伤痕累累,便想起了家乡和亲人。“小时候只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后来发现,我需要一个家,一个我很久以来忽略的地方,一个能给我祝福、能治愈我的地方。”

当张先生回国寻祖时,他发现早期的族谱记载的信息非常少,寻祖过程充满艰辛。在这样一个人口流动频繁的时代,一个家族的成员可能分散在世界各地,家人生前交流不多,亲人过世后也未必能每年都去墓前祭拜。二维码平板等数字化信息记录方式,让更多的家族信息得以整理、归纳、保存,在扫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胡建波说:“我们这一代人应该给后代留下点什么,他们有权利知道我们家经历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样的迁徙。”

3. 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一种观点要被很多人接受并不容易,据阿信透露,自己创业之初也经历过一段很长的“迷失”期。

有人担心,墓碑上的二维码若全面开放,死者甚至家人的隐私会被泄露。阿信介绍,死者后裔可以通过扫描识别二维码进入死者网页,还可以给网页设置密码,避免信息泄露。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扫墓文化都不一样。阿信的家乡湖南和胡建波的家乡福建、浙江都是非常重视民族文化的地方。历史上,不少华侨都到国外谋生谋发展。二维码手写板往往以客户本人为中心,通过人际传播顺利传播。这些要求在其他省份并不常见。

很多人也认为给石碑制作二维码“麻烦”“没必要”。来自广东的小李在了解了二维码石碑后,就向妈妈提了想给爸爸定制一个二维码的想法。妈妈想,信息存储的方式那么多,为何一定要在石碑上贴一个二维码呢?

“最便宜、最长久的保存信息的方式,就是在石头上刻字。”大学生小徐有自己的想法,“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墓地的背面能看到很多石碑,而这些石碑上记载的都是一些较为详细的关于逝者的简要信息。”在小徐看来,如果二维码石碑的设计是因为石头的面积有限,而网络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存储空间,那么何不将逝者或家属的信息保存在手机、电脑或者云盘上呢?

作为殡葬行业为数不多研发二维码平板的企业,胡建波和阿信其实都没有研发平板二维码的想法,只是满足于为客户制作每个二维码时的成就感。“我在做一件代传承下来的事情,我很自豪。”阿信说。

很多人指责石碑存在多年,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所以二维码三天就换了。阿信和胡建波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顾虑。阿信说:“不管方式怎么变,我们的本质永远是纪念和发扬。”对胡建波来说,家族精神的延续,就是中华文化的不断支撑。“这是我作为二维码石碑创始人,会坚守的起点。”

4. 它是传统敬拜的补充,但不是替代

去年3月,旅居日本的王先生端午节无法回中国老家给父母扫墓,便托阿信为已故父亲订制了扫墓码。通过阿信制作的二维码,王先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为母亲扫墓。他还将二维码转发给了家人和部落,为那些漂泊在外、无法回家祭拜丈夫的亲人提供了电子通道。

2021年端午节期间,疫情期间,绍兴市居委会启用了“扫码祭扫”系统。湖州市7万多座墓地都安装了二维码,祭拜者通过“扫一扫”扫描墓地上的二维码,会跳转到墓地基本信息、逝者姓名、墓地位置、墓碑所在位置、排号等信息。同时,碑上的二维码信息也被纳入陌陌小程序的数字信息系统。祭拜者可以在小程序中提前查看墓地位置,预约清扫。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人们在家也能登录陌陌小程序,在线选择对应石碑祭拜先祖。

二维码墓碑的市场前景_二维码墓碑网_二维码墓碑的营销模式有哪些

湖南省民政厅印发智慧墓园管理模式。

与胡建波开发的二维码纪念碑、阿信创制的铭文码不同,政府机构设置的二维码,除了逝者姓名之外,并未记录其他个人信息,未能实现逝者个性​​化记录。疫情期间的清明管理。不难看出,二维码的应用已逐渐进入殡葬业领域。

科技在发展,但文化和思想的弘扬却没有停下脚步。率先使用新技术的胡建波和阿辛都指出,现场祭扫等传统方式缺乏诚意。他们都认为,如果用二维码代替祭拜,则是本末倒置。

“我的出发点是记录和推广,而不是替代。”胡建波说,他认为端午节现场扫墓这种看似复杂的方式,其实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孝”的体现。“二维码碑从来都不是传统祭祀方式的替代,只是一种补充,是另一种纪念方式。”

在阿信看来,他做的这些铭文和密码不应该是暗黑产物,所有的照片、文字信息和网页设计都是他和客户讨论后构思出来的,设计的初衷只是为了留住逝者,他并不主张用云端扫墓完全取代现场扫墓。

“没有什么比去逝者安息之地悼念亲人更能表达对逝者的真挚和怀念,这是任何先进技术都无法取代的。”阿信说。

不久前,一位经历了爷爷去世的四川人联系上了阿新,他用手机扫描了阿新发来的铜二维码,翻看了母亲网上灵堂的照片和视频,泪流满面。他抽泣着说:“人这一生留一个名字,大雁一生留一个记忆,我爸爸这一生没有白活。”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