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安息之地为何在漫长岁月里无人敢靠近?四十万士兵对它无可奈何,七百多斤金银财宝无人敢动,这墓葬之中究竟有什么在庇护?又是否藏有某些不为人知的隐秘?
乾陵
乾陵
新中国成立后,梁山区域有几位农民在爆破岩石时,无意间发现了乾陵的墓道入口,此事令许多人感到十分意外,毕竟一些有盗墓企图的贼人以及觊觎宝藏的人,此前已将梁山翻找得极为彻底,却始终未能找到乾陵的入口,没想到竟然被这几个农民如此轻易地揭露。陕西省当时组建了乾陵发掘委员会,确认那个被炸毁的地点就是地宫的墓道,墓道保存得相当完好,并且没有发现任何盗墓的痕迹,由此可见,乾陵被视为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遭劫掠的陵墓。
发掘委员会虽已组建,乾陵却未曾开启发掘,因国务院发出禁令,要求留给后世完成,因此乾陵得以原貌保存至今,许多人对陵墓中的奥秘和财富抱有浓厚兴趣,但何时开启发掘仍是未知,其中珍藏的文物价值连城,必将令全国乃至世界为之震撼,或许未来,当我国具备足够保护完整文物之力时,乾陵终将重现于世。
乾陵
乾陵之所以在千年间无人敢动,根本原因并非缺乏勇气,而是实在无从下手,乾陵是依山而建,内部地形极为错综复杂,岁月流转,自然山体早已与陵寝融为一体,当年唐朝国力强盛,修建陵墓时自然选用最耐久的材质,武则天也盼望死后能安稳长眠,由此可见,墓内必定使用了坚固无比的建材,再加上根本找不到墓穴入口,即便动用爆炸手段破坏陵墓,也毫无意义,终究无法进入其中。
乾陵坐落于石灰岩体之上,除开隧道入口,于其他位置开凿极为不易,即便配备先进器具,也难以轻易攻克此难关,由于乾陵以石条封存,缝隙处铁链相互牵制,还需灌注锡铁将空隙彻底封闭,整个外部构筑得密不透风,坚不可摧,倘若非农夫偶然发现并上报相关部门,武则天的乾陵入口位置至今可能仍是个谜团。1960年,乾陵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为防止陵墓财物失窃,当局从村民里选拔了政治立场坚定,体格强健的人员,担当起守护乾陵的重任,他们的职责是定居陵区,每日夜间交替值守,警惕不法之徒觊觎陵内金银,在守护者的严密看管下,形成坚不可摧的防线,即便有人妄图盗掘乾陵,最终也未能得逞。
武则天的陵墓
乾陵
难以想象盗墓者会对武则天的陵寝毫无办法吧,武则天墓穴中珍宝无数令人垂涎,却经过千年时光仍无人得手,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无数年来,总有人试图从形形色色的墓穴中寻找财富,武则天身为女皇,她的墓中据说藏有超过七百吨的财物,可是直到现在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也是唐朝所有陵墓中唯一一个没有被盗过的。这个现象令人费解,因为无论是盗墓贼搜寻宝物,还是专家进行考古,通常都会优先选择声名显赫的帝王陵寝,尽管古代帝王数量众多,武则天的称号一直广为人知,然而她的陵墓却从未遭到盗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乾陵珍藏丰富,世人皆知其内物众多,但从未有盗贼得手,这并不代表乾隆在防范方面完全没有疏漏,实际上在唐朝末年,武则天安葬的乾陵险些遭劫,当时唐朝国力衰微,战败的将领黄巢得知乾陵藏有大量珍宝,心想随便拿一件就能安度余生,于是他竟然带领四十万大军强行挖掘乾陵,以为陵墓虽大,但手下兵马众多,对付一座沉寂的陵墓还不是易如反掌,然而现实远非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乾陵
四十万军队在梁山苦寻数日,削平半座山峦,却始终未能发现乾陵所在,待到战局吃紧,黄巢只得率众撤离,一无所获,关于黄巢败绩的缘由,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其麾下四十万之众多为乡野之民,对乾陵的确切地点一无所知,故从一开始便寻错了方向。曾有人企图盗掘武则天陵寝,此事并非孤例,五代期间后梁崇州节度使温韬便犯下滔天罪行,他似乎对唐朝怀有深仇大恨,接连掘开了十七座唐朝皇陵,连唐太宗的陵墓也未放过,然而当他们准备进入乾陵时,怪事接连发生,狂风大作,温韬的军队因此遭受重大损失,起初众人以为是巧合,但一次是偶然,两次是偶然,三次进攻乾陵都遭遇同样的现象,这就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军中开始流传武则天墓有神灵守护,不可妄图盗取。
后来国民党部队也借维护乾陵之名,率军进入陵区,妄图盗掘其中珍宝,这次他们甚至动用了炸药,对陵区实施大范围破坏,整个乾陵几乎遭劫,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未找到陵寝入口,国民党心虚,唯恐自己的图谋败露,一旦真相传扬,于己不利,所以最终还是偷偷撤离乾陵。此后仍有许多人试图对乾陵进行盗掘,但不是找不到确切的地点,就是寻获后无法进入,时至今日乾陵依然未被开启,当初周恩来总理出于守护文物的考量,也禁止了皇陵的发掘行动,除非陵寝遭遇盗墓者破坏,否则任何陵墓都不允许被挖掘。
为何40万大军打不开
乾陵
武则天墓穴已经找到墓道入口,但是四十万军队却无法将其掘开,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权威人士仅用简短话语便点明了症结所在,原来真相竟然是这般情形。唐代皇陵的修建工作由风水专家袁天罡主持,他为了寻觅理想的陵墓位置,遍访了全国各地的山川,却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地点,某日深夜,他仰观星象,偶然发现一处地方紫气升腾,并且与北斗星遥相呼应,他认定那片区域是难得的风水宝地,随即派遣手下赶赴现场,做了标记,后来当他亲自前往考察时,才发现那里正是梁山,一片无与伦比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就是军事家们争夺的焦点,这块宝地很快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她将其视为心爱的宝山,打算作为自己死后长眠的万年寿域。
武则天寻觅到这样一个地点意义非凡,作为历代皇朝中唯一的女主,她的安息之所注定会引来不少觊觎,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袁天罡所选的这片区域,实为一处难以攻克的险要之地,纵然数千年间不断有人试图发掘,却始终能够保持原貌安然矗立,其防御之严密,神秘之莫测,使得武则天的陵寝得以幸免于难,不像其他帝王的陵墓那样,不仅陪葬品被洗劫一空,连尸骨也散落得七零八落。自古以来,众多帝王的陵寝相继被盗掘,留存至今的屈指可数,汉武帝的陵墓中连一块完整的砖瓦都难以寻觅,墓穴中的珍宝已散落世界各地,部分盗墓者甚至残忍至极,对先人的骸骨也肆意破坏,然而武则天的陵墓却历经千年时光,依然保持着原始的封闭状态。
乾陵
事实上,盗墓者并非畏惧盗墓,主要是因为乾陵的入口极为隐蔽,盗墓者根本无法发现它的踪迹,而且其中还流传着一个奇特的传说。乾陵曾面临被盗掘的风险,为保障其安全,除了入口隐蔽之外,另有要因,即袁天罡曾在梁山下秘藏一枚带咒铜钱,用以守护陵寝,据说所有企图盗墓者均无法生还,此说与鬼吹灯中的情节颇为雷同,至于这枚铜钱是否真有诅咒之力,尚无定论,袁天罡的声望确实非凡,被尊为神相,他更曾预见武则天将来会成为帝王,因此在民间备受敬仰,就连《旧唐书》也将其神化,记载显得颇为神秘。
现在许多人热切盼望,待武则天的乾陵开启之际,能像秦兵马俑那样,化作中国的壮举,更成为全球的惊叹,其中珍藏的绝世之物得以广为流传,由此带动武则天的历史,让后代产生景仰和称颂,武则天的陵寝正如她自身,始终忠实地看守着她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