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118-088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118-088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三星堆遗址惊现6座祭祀坑!已出土500余件重要文物

发布时间:2025-09-14 10 浏览: 36

三月二十日,于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会上公布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若干重要考古新知及相关研究成就。

三星堆遗址坐落于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镇,地处成都平原北部的沱江支流湔江,也就是鸭子河南岸。该遗址的分布范围大约有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部分是三星堆古城,占地约3.6平方公里。这是四川盆地内目前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性遗址。

金面具正面(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这个遗址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被发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四川省的文化机构再次展开了三星堆遗址的挖掘研究。在1986年,人们发现了编号为1号和2号的“祭坛坑”,从中出土了上千件珍贵物品,包括青铜造像、青铜人物、青铜树木、金制面具、金制手杖、大型玉石璋、象牙等,这些文物大多是首次见到,它们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崭新的青铜器时代文明。1987年,考古界人士确立“三星堆文化”这一称谓,认为其历史时期与夏朝末期及商周之交相吻合。1988年,三星堆遗址被国家主管机构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单位。

(三号坑器物露头时的图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号坑内的器物组合)

2019年11月到2020年5月期间,又出土了六个三星堆文化的祭祀坑。这些坑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从3.5到19平方米不等。现阶段,3号、4号、5号以及6号坑已经挖到器物层,7号和8号坑正在清理坑内填土,目前已发现金面具的碎片、鸟形的金饰片、金箔材料、带有彩绘的眼部铜头像、巨大的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制品、精良的牙雕残块、玉琮以及玉器等重要文物共计500多件。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最新考古成果,更加清晰地揭示了三星堆遗址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为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动力,有助于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

(五号坑象牙残片,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郑海玲、杨海亮在三号坑内取样)

绝美!举世关注的三星堆神秘金面具出土

金沙遗址博物馆现藏的商周时期黄金面具,是国内已出土的同时代最大的一件黄金造像。此次三星堆祭祀区再次开展考古工作,出土了一件体量更为宏大的黄金造像。这件造像虽然只是残存部分,目前仅发现半个面容,但已足以让人感到十分震撼。

金面具正面(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据雷雨透露,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领队,通过已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分析,这件面具的原始分量当在500克以上。他说,倘若寻获完整的黄金面具,其体量不仅会是国内出土的同期最大金面,其重量也必将是国内出土的同期最重金器。

金面具背面(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黄金面具出自第五号墓穴,在这次新启动的六座祭祀墓穴中,第五号墓穴的容积相对较小,然而它的特殊性与关键性在考古工作初步展开后迅速显现出来。

依照整体部署,省文物考古研究机构同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同承担了五号、六号、七号祭祀坑的挖掘任务。他们于2020年12月上旬抵达祭祀地点着手进行发掘,五号坑的开口处在第三层之下,其位置距离地面大约三十至四十厘米。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星堆项目组李玉牛,亲眼目睹了黄金面具被发现的全部情形。

挖掘至五十厘米深时,文物逐渐显现出来。李玉牛向川观新闻记者表示,起初发现的是一些带孔的金片,接着出土了众多白色和灰黑的碎块,经成分检测等手段认定为象牙,随后在五号坑西南侧中间地带,出现了一块面积较大的金箔。

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李玉牛说,起初发现金箔时,人们并没有太多想法。考古人员用竹签、竹刀和油画笔刷清理金箔周围的土,慢慢露出更大范围。这和周围零散的小金片、碎象牙形成强烈反差。

大家的心情开始兴奋起来。

到2021年1月上旬,金箔的整个形态已经彻底显现,因为经过折叠和挤压,在常人眼中,它呈现为一块褶皱的黄金薄片,然而,见多识广的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们见到后,立刻大胆地推测——这并非一般性的金箔,而是一件黄金造型的面部装饰物。

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这个判断的依据是,三星堆遗址先前已经出土过若干件黄金面具,而5号坑里这块平躺着存放的金片,尽管被折皱和压扁,但其中有个鼓起的部分,其轮廓和之前发现的黄金面具的鼻形非常接近,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说明。

专家们小心地展开金箔,其真实面貌逐渐显露,果然确认这是一件黄金面具,虽然仅存半张,却金光耀眼、极为引人注目,足以让在场的考古工作者们感到震惊。

金面具正面(三星堆考古工作站供图)

据透露,这件黄金面具,现已出土的半个面具,其横向长度约为23厘米,纵向高度约为28厘米,比现存的金沙大金面具更为宽阔。此外,该黄金面具的厚度相当可观,无需任何辅助,便能够稳固地站立。

这件文物虽然只有一半,不过它的方形脸型、通透式眼睛、锥形鼻梁以及宽阔的耳廓,这种造型特点跟过去三星堆出土的黄金面罩以及金沙地区发现的大金面具在风格上非常接近。

雷雨的相关信息显示,现已出土的半个黄金面具重约280克,推测整个面具的重量会超过500克,这个重量超过了国内已出土的商代最重的金器三星堆金杖,其重量为463克,倘若能完整发现该黄金面具,它的重量将超过金杖,从而成为国内同时期出土的最重的金器。

古蜀文明遗址出土了许多黄金制品,这些器物都与宗教仪式活动有关,它们代表着一定的权力,也体现着特定的地位,这一点与国内其他同时期遗址以玉器和青铜器作为祭品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雷雨谈到,比如,早些时候在三星堆遗址里,已经出土了金面罩、金杖、金箔饰、金料块以及金箔残片等多种金器,这些金器不仅品类繁多,而且体积硕大,作为权力标志用于祭祀盛大的仪式,都显示了古蜀人对金器的尊崇。

此次出土的这件黄金面具,为古蜀文化对金属器的尊崇,提供了新的证据,而且这件面具自身,还蕴含着诸多未解之谜有待破解。

根据考古专家初步分析,这次出土的黄金面具纯度约为百分之八十四,这个数值和三星堆遗址先前出土的金器含金量基本一致,面具边缘部分存在被灼烧熔化的现象。根据雷雨的判断,这件金面具应当是为祭祀活动而制作的,不过它的尺寸远超常人面部的比例,不太可能被直接戴在头上,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现在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还得依靠后续的考古工作以及更深入的调查分析才能确定。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118-088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118-088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