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出席过丧礼?按照传统,木制棺木需经过数十年木材分解,而火化则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然而,近期在英国出现了一种新颖的“活棺材”:这种棺材是通过培养蘑菇生长而成的,只需埋入地下45天,便能够与土壤完美融合。
这并非科幻设想,而是荷兰企业所推出的全球首例“生命之棺”。人逝去后,它能否成为滋养树木的肥料?这真的能够成为现实吗?
用蘑菇“种”的棺材,45天降解成自然养分
传统的葬礼常让人联想到“浪费”:制作木棺需砍伐树木,火葬则需消耗燃料。然而,这种所谓的“活体茧”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式——它通过蘑菇菌丝体和再生麻纤维“培育”而成,埋入地下仅需45天即可完全分解,使逝者得以真正“回归”自然。
材料神奇!蘑菇菌丝当“胶水”,一周“长”出棺材
这棺材的精髓所在是所谓的“蘑菇之根”——菌丝体,它构成了蘑菇地下那错综复杂的网络,具有分解有机物的功能。Loop公司巧妙地将菌丝体与麻纤维相融合,将其倒入模具之中,仅需短短7天,便能奇迹般地培育出一具棺材。
它的重量仅有30公斤,却具备承载200公斤重量的能力,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体重。内部配备了麻纤维或羊毛制成的柔软床垫,甚至还有苔藓枕头作为装饰。更为独特的是,它无需油漆、胶水或钉子,运输过程中也完全采用本地材料,从而彻底摒弃了“跨国运输木材”所带来的浪费。
环保不是口号!比木棺省资源,比火葬更温柔
传统木棺的制造过程颇为耗费资源,一棵树需历经数十年生长,砍伐后还需经过加工与运输,最终埋入地下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完全分解。相比之下,“活体茧”的制造仅需七天,其降解速度更是快了45天——这无疑是将对资源的消耗转变为了对环境的馈赠。
马克・安克,这位来自美国缅因州的人,成为了第一个敢于尝试这一新事物的“尝鲜者”。在他生前,他一直渴望能够“赤裸裸地安息在森林的怀抱中”。在女儿与Loop取得联系后,他的“活体茧”被安置在了自家的森林空地上。女儿感慨地说:“随着冬天的到来,爸爸或许已经成为了花园中的一部分。”
争议与趋势:绿色葬礼,是开始不是结束
这种所谓的“活体棺材”在欧洲市场销量已达2500台,荷兰地区销售量位居首位,英国也有销售,不过价格相对较高——大约3000英镑(而传统木棺价格最低仅为270英镑)。然而,它的同类产品——可降解骨灰盒,价格却相当亲民,仅需300英镑,非常适合选择火葬的家庭使用。
目前国际上依然盛行一种名为“水火葬”的碱性水解方法:通过高温碱性水来分解逝者的遗体,产生的液体随后被排入下水道,而骨骼则被研磨成粉末。这一做法的拥护者认为它更加环保,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方式不够庄重。与此相对,“活体棺材”则通过自然循环来完成生命的传承,这似乎更贴近“叶落归根”的浪漫情怀。
生命的终结之旅,从“耗费资源”转变为“滋养土地”——这或许正是Loop创始人所表达的:“葬礼并非终结,而应是新的起点。”
如果是你,会愿意选择这种“长蘑菇的棺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