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一些殡葬从业者提出树葬后的骨灰无法自然降解,需在两年内重新挖掘并投入焚化炉的说法,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的张世昌处长进行了明确回应,“我们绝不会采取此类行为。”按照既定原则,土地应当得到休整与恢复,待其恢复至一定状态后,才会重新启用该墓地。此外,任何县级或市级政府的环保墓地都不存在挖掘泥土后进行焚化的可能性。
他提到,参与环保葬仪式的骨灰在火化后需被进一步研磨成极细的粉末,然后以更微小的分子形式被安置于预先挖好的土壤洞穴中。同时,确保同一洞穴中不会出现多名逝者的骨灰。该区域在安置后至少需要休养生息两年的时间。之后,将通过自然生物的分解作用逐步分解钙质等物质,最终使自然环境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
2月8日,星光云官方微博发布信息,提及台北市民众正寻求申请树葬的场所,其中包括木栅区的“咏爱园”和“落羽之丘”两处地点。这两个树葬区域的总体面积大约为1万9400平方米,共计提供了1万5900个树葬穴位。
根据台北市殡葬管理处的官方网站信息,有意申请树葬的个人需前往怀爱馆服务中心提交申请书,并需出示申请者的身份证明文件,以及受葬者的火化证明或骨灰存放的相关证明。一旦申请得到批准,火化场的工作人员会对受葬者的骨灰进行再次研磨处理,随后装入容器中。之后,申请人或家属将和现场管理员一起,在树葬区挑选合适的地点进行安葬。
在同一天,记者采访了殡葬领域的专业人士邢安(化名),她表示,树葬既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又融合了现代元素,它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保留骨灰的节地树葬,另一种是不留骨灰的生态树葬。在古代,人们会将逝者的遗体直接安置在树上,或者搭建专门的树葬设施来放置遗体。现代树葬方式包括将逝者的骨灰放置于可分解的骨灰盒中,然后将其埋藏于树根之下,或者将骨灰均匀地撒播在树下的土壤之中。除此之外,还有采用壁葬形式的树葬,即把骨灰镶嵌在覆盖有绿化植物的墙壁式格子空间内。
拥有8年墓地销售经验的刘浪也提到,采用环保的降解骨灰盒进行树葬,将骨灰盒放置于树下,仅需数月时间,便能回归自然。
他还提到,当前倾向于树葬的群体主要是年纪偏大、思想较为前卫的科教工作者,或者在传统丧葬礼仪中,因年幼去世、无法立碑的儿童,而其他人则更倾向于选择传统的建墓立碑方式。
邢安提到,科教界人士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们对于生命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有着深入的思考,并赞同树葬所体现的生命轮回与自然永恒的哲理,期望通过树葬的方式,使逝者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还有众多关注环保的个体,将生态平衡视为至关重要的原则,他们选择树葬,旨在通过实际行动彰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并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些崇尚简朴的人士,他们不愿让葬礼变得复杂冗长,同时也不愿在殡葬事宜上投入过多的资金与精力,因此,选择树葬这种简明扼要的安葬方式,恰恰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刘浪表示,尽管近期选择树葬的人数有所上升,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和丧葬文化的束缚,大多数人仍旧偏好传统的葬礼形式,对树葬的接纳度较低,选择树葬的人数仅占总数的约8%。
此外,实际上,目前可供选择进行树葬的陵园数量并不多,而且这些陵园通常只划出极小的一部分区域用于树葬。因此,许多原本有意向选择树葬的人,往往因为这一限制而转而选择了传统的殡葬方式。
陵园们正纷纷尝试引入创新且环保的生态葬法,诸如树葬、江葬、花坛葬以及草坪葬等。在这些葬法中,树葬定位为中档,其费用也相对较高,大致在两万至七万元之间。因此,并非所有寻求生态葬方式的人都会倾向于选择树葬。
邢安指出,不同地区的树葬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区差异和墓园条件。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城市的普通墓园,树葬的费用大约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以武汉龙泉山八叠山树葬为例,其起始价格是12800元。而在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墓园,树葬的费用可能会更高,甚至达到6万元至10万元,长乐园便是其中之一。
她指出,与传统殡葬形式相比,树葬具备诸多优点。首先,传统墓地每人所需土地至少1平方米,而树葬仅需原占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这对于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状况具有显著效果。其次,树葬避免了燃放烟花爆竹等传统殡葬活动,减少了石材等殡葬用品的消耗,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此外,它还能有效提升绿化面积。
此外,与传统墓地相比,树木葬法的费用明显更经济,通常只是传统墓地费用的五分之一,从而有效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此外,树木葬法继承了古代对自然和生命循环的尊敬理念,并且与当代环保观念相融合,通过认领绿地、栽种纪念树等形式,提升了公众的环保认识。
来源:综合中新文娱、九派新闻、此前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