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网及大皖客户端报道,7月5日,歙县徽城镇出动工作人员,对位于问政山山脚下的两座已建成活人墓进行了依法强制拆毁处理。
歙县城郊的问政山历史悠久,风光旖旎,资源充沛,气势恢宏的千亩竹林、充满徽州风情的民宿群,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典范。然而,依山而建、道路两侧的“活人墓”占用土地、破坏森林,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歙县目前正在实施为期三年的殡葬整治行动(2019年至2021年)。该县根据道路的变化和规划的调整,重新划定了禁葬区域,并建立了村级发现制止、乡镇协调组织、部门依法查处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强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城镇职工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丧葬费用的资金审查力度,对于那些存在修建活人墓、白化坟问题的五保户、低保户及其亲属,采取了暂缓审批的措施。
该县对墓碑生产加工市场实施了严格的规范管理,针对违规建造的坟墓,依据法律法规迅速且严厉地进行查处。重点针对皖浙1号风景道、新安江沿岸以及旅游景区等区域,采取拆除、搬迁、覆盖土壤和绿化等措施,强力推进活人墓和白化坟的整治工作,不断减少现有数量,遏制新增数量。对于主动自愿进行整治的,将提供200至1000元不等的补助。在深入开展殡葬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着力推进公益性质公墓的建设工作。我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确保每个县拥有一座现代化的殡仪馆,并且每个乡镇都至少建成一座公益性质的公墓。
该县通过党员引领、政策推广、财政补贴等多种手段,有效提高了火化比例。他们拓宽了殡葬优惠政策的应用范围,对非机关事业单位的歙县户籍城乡居民进行遗体火化的补贴,金额为1000元;对于偏远乡镇的居民,额外补贴200元;若骨灰选择安放在公益性公墓,则再补助1000元;而对于不保留骨灰的,则给予3000元的奖励。努力确保到2019年年末,城市地区的火化比例能够达到百分之百,而到了2021年年末,所有行政镇区的火化比例需提升至五十个百分点。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吴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