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多地现天价墓引热议,杭州墓葬生态现状究竟如何?

发布时间:2025-06-15 10 浏览: 65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潘璐 见习记者 吴馥梅

清明时节,关于高价墓地和资源短缺等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近些年,一些一线城市的经营性公墓价格不断攀升,供应短缺的问题愈发明显。据墓团网于4月1日发布的参考价格数据,上海墓园的平均起始售价位居全国之首,约为9.99万元。同时,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紧张,许多公墓推出了花坛葬、壁葬以及树葬等创新葬式。

杭州市内经营性公墓的资源状况究竟怎样?生态葬的推广情况又是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潮新闻记者对杭州市内数家经营性公墓的员工、相关领域的从业者以及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的院长朱胜进进行了专访。

十万预算买不到上海的规格墓

供需矛盾加剧,墓价居高不下

清明时节的首日,清晨六点半,她便从徐汇地区动身,却未曾料到前往苏州的路况如此拥堵,车辆行驶了近三个小时。在清明假期,一位来自上海的读者向潮新闻记者透露,她从上海启程前往苏州进行扫墓,却发现在墓园周边连一个停车位都难以寻觅,而汹涌的车流中,不乏挂着上海车牌的车辆。

她回忆说,几年前她来扫墓时,这里仅有传统的立碑墓,但如今,壁葬、花坛葬等新型葬法已屡见不鲜。“这墓地就像公寓一样,上下楼层价格还各不相同。”

在上海某社交平台上,围绕“80后、90后是否还会购买墓地”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上海的亲朋好友们,若要购买墓地,十几万元可能只能买到太仓地区的墓地了”“目前上海周边稍微像样的墓地价格已经超过三十万元,而且还得依赖儿子按时缴纳管理费”“妈妈认为,花费二三十万元购买墓地并不划算,不如留给我,听到这里,我感到非常难过”……高昂的墓地价格,已经成为众人关注的痛点。

4月7日,潮新闻记者通过社交平台与上海一家墓地代理取得联系,并向其咨询,在10万元的预算范围内,是否能够购买墓地。对方客服回应称,在上海市内,此预算仅能选择花坛葬、树葬等节约土地的葬法。“若要选择传统的立碑墓,则需前往江苏的太仓,或是浙江的安吉、绍兴等地。”

据调查,这种节地生态葬与传统的立碑墓存在差异,它涉及将逝者的骨灰通过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壁葬等多种方式安置,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费用、节省资源以及保护生态环境。

客服所提供的资料表明,上海市区内的双穴节地葬费用因具体位置及占地面积的不同而有显著区别。以道路旁的双穴树葬为例,其价格介于48800元至52800元;而那些设计新颖、艺术感强烈,将骨灰安置于特制小箱并竖立放置的双穴花坛葬,其费用更是不菲。

在上海市内,有的双穴生态葬墓地价格也高达26.88万元。

潮新闻记者在报道中观察到,除了基本的墓地开销之外,家属还需承担包括土地使用费、场地管理费、墓碑刻字费以及照片制作费在内的多项额外支出。

关于“墓地价格高昂”的问题,2019年,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的负责人黄一飞曾进行过表态。他指出,目前上海市多数经营性公墓始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年岁的增长,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同时,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数量显著增长,使得民众对于殡葬服务的需求与经营性公墓土地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进而推动了经营性公墓墓地价格的逐年攀升。

他指出,上海市公益性质的安葬设施存在短缺问题,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市民普遍倾向于传统墓葬方式,这些因素共同加剧了供需之间的矛盾,导致墓地价格持续攀升。

朱胜进,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的院长,他指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出现的“天价墓地”问题,实际上揭示了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以及供需不匹配的现状。这种墓地资源的稀缺性,主要是由于城市空间有限和土地规划严格所导致,而墓地价格之所以高昂,则与土地成本、墓地服务费用以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他表示,墓地价格之所以攀升,还因为公众对于墓地所在位置、周边环境以及服务品质等方面的要求有所提高。

杭州经营性公墓价格总体平稳

低价“生态葬”走入人们视野

天价墓地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后杭州的读者向潮新闻记者咨询,目前杭州的公墓资源情况如何?是否会出现需要排队预订的现象?在潮新闻记者对杭州多家经营性公墓工作人员的采访过程中,发现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相比,杭州的情况存在差异。

杭州半山公墓的副主任袁忠强表示,目前该公墓的供应完全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此外,居民的观念也经历了从传统“入土为安”到新变化的转变。例如,壁葬这类产品,近几年的销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从今年一月份至今,预计已售出四五十个。

袁忠强向潮新闻记者透露,半山公墓的墓地价格介于三万至六万多元之间,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预算挑选不同样式的墓地。萧山区慈福园陵园的工作人员亦指出,陵园内传统立碑墓的价格大致分为五万和七万多元两个等级,区别主要体现在墓碑的样式和所用材料上。近两年来,价格变动不大,有意购买者可直接前往现场挑选。

袁忠强表示,自2021年起,半山公墓已经建成了超过4000个双穴壁葬墓位,并且已经销售了约600个。他强调,由于土地资源几乎耗尽,目前我们主要推广的是节地生态葬。此外,杭州市余杭瓶窑公墓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尽管公墓目前仍有空余,但土地资源略显紧张,目前正在进行扩建工作。

杭州钱江陵园综合管理部的陈杰表示,近年来,该陵园的墓地价格虽有波动,但整体上保持相对稳定。需求、公众的接受度以及墓地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是影响我们定价的主要因素。他进一步说明,根据墓地的位置和环境差异,传统立碑墓的价格大致在6万至15万元之间,而生态葬方式如壁葬等,在价格上则更具竞争力。

多家陵园的员工透露,目前,在杭州购置墓地,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之一:一是逝者年事已高,须年满八十岁;二是持有病危通知或死亡证明。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无法提前购置墓地。

尽管杭州尚未遭遇“天价墓地”的问题,然而,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正变得愈发稀缺。鉴于此,浙江省在殡葬领域的管理与规划工作中,特别强调了对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土地使用效率的提升。朱胜进向潮新闻记者透露,自2016年国家发布首个倡导绿色殡葬的文件《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之后,浙江省迅速作出反应,全力推广生态葬法,并在多个地区成功建立了生态葬区。

在浙江,生态葬成为了一股倡导绿色殡葬的新潮流。以余杭区的径山竹茶园为例,这里正积极推广生态安葬方式,旨在构建一个“墓而不见墓”的景观,将旅游与生命纪念功能相结合,打造成为一个集旅游和生命文化纪念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我们期望这个园区能够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相融合,塑造出一个以旅游为核心的新型生命文化纪念空间。”杭州径山竹茶园的总经理魏小微这样表达了他的愿景。

杭州市,作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不仅推行了节地生态葬,还勇于探索“AI+殡葬”的新模式。在今年的3月26日,浙江安贤园开创性地推出了省内首个数智化缅怀场所,这里融合了个性化告别仪式、AI人工智能技术、疗愈祈福以及纪念日追思等多种服务,打破了传统丧葬的程式化框架,塑造了一个独特的纪念空间。

数智缅怀现场。 图源受访者

单璐,浙江安贤园的副总经理,向潮新闻记者透露,最初设立这个空间的目的在于运用先进科技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专业领域注入活力,构建一个专属于逝者及其家属的纪念场所,旨在借助新颖的媒介,让殡葬文化与生命教育传递更多的正面能量。她指出,未来团队将致力于从科技与人文两大领域出发,深入探究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产品,让家属在他们的帮助下感受到家的温馨。

“薄”与“厚”争论依然存在

应当如何看待“身后事”?

在关于“昂贵墓地”的讨论中,“生态葬”这一更为环保与经济的丧葬形式,吸引了公众的关注。这种墓葬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死观念的演变。

朱胜进认为,中西方在殡葬文化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文化倾向于强调个人主义和个性化,其殡葬形式丰富多样,且富有弹性;相较之下,中国文化更看重家族意识和传统习俗,殡葬方式较为固定和守旧,“入土为安”和“厚葬”的观念深入人心。

许多人之所以未选择生态葬,关键在于他们不愿打破家族和亲朋好友间长期沿袭的丧葬传统,此外,他们还受到一定的群体心理影响,周围人的舆论对他们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单璐这样说道。

在她眼中,生态葬并非简单的简葬或草率安葬,而是“每一次举行生态葬都蕴含着其独特的仪式意义”。

在“生态葬”这一议题上,关于其“简朴”与“奢华”的争议不断,鉴于公众对此接受度的不同,部分机构对生态葬的具体形式进行了分类,旨在满足不同接受水平的公众需求。杭州径山竹茶园便是这些机构之一。

家属可根据自身接受度,挑选骨灰盒的降解与否。魏小微解释道,即便选择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其呈现出的形态也趋向于景观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骨灰盒,例如采用竹笋的形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此外,这种葬法相较于传统葬式,占地面积更少,大约仅为0.29平米。在这种葬法中,生态优势主要体现在节约土地和景观美化方面。

径山竹茶园推出的竹林葬。图源受访者

尽管改变传统习俗并非轻而易举,然而“生态葬”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方案。

我们期望构建一个将旅游与墓地融为一体的园区,这样的设想或许让人难以置信。魏小微向潮新闻记者透露,园区成立之初,很多人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与传统观念相悖,显得有些幽暗。然而,近年来,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人利用扫墓之机前来踏青游玩,清明节逐渐演变为家族团聚的节日,这也带来了生活方式的革新。

单璐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向潮新闻记者透露,浙江安贤园早在2000年便推出了全省首例树葬服务。尽管目前大多数民众仍倾向于传统的墓型,然而随着生态节地理念的普及、移风易俗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以及生态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选择生态节地产品的群众比例正日益攀升。

单璐表示,这类葬式的主要接受者往往对环保事业情有独钟,并赞同节约土地的观念;他们的教育背景各异,其中从事教育、医疗、生物学以及哲学等领域的高等教育者占据了相当比例。

魏小微认为,公众对生态葬的接受度提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一方面,逝者及其家属在观念上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是密不可分的。

自2019年1月1日起,杭州市民政局颁布的《杭州市区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实施办法》正式生效,对采用生态安葬的逝者及其家属实施补贴奖励。依据现行的市、区及县级市(县)的节地生态安葬奖励政策,采取江葬、壁葬、格位存放等安葬方式的家庭,可享受从2000元至20000元不等的奖励补助。

社会进步与时代更迭之下,公众对于生态葬法的接纳程度确实在稳步上升。特别是年轻群体,他们更加倾向于环保与个性化,对丧葬形式展现出更加宽容的接纳态度。朱胜进表示,然而,若要彻底转变公众的观念,仍需进行更为深入的改革。

市民体验与缅怀礼厅的AI管家“小無”智能对话。图源受访者

朱胜进指出,随着生态安葬的逐渐流行,这或许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这是因为乡村地带蕴藏着更为丰饶的自然资源,并且土地政策相对宽松,这些条件使得乡村地区成为推行生态葬等环保殡葬方式的不二之选。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