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沔城,顾名思义,是沔阳的省会。
这是一座具有1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从南北朝、西魏到建国初期,一直为郡、路、府、州、县管辖。 1986年沔阳县更名为仙桃市后,1987年沔城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回族乡镇。
走在沔城的街道上,踩着青石板,穿过鳞次栉比的古庙,你就能从600年的古井里抓到一把水。一砖一瓦,都记录着古绵阳城的繁华。
沔城美景(刘松摄/摄)
一步一景,一景一景,沉淀如流年
深秋的沔城安静祥和。
屋前屋后的晒地上,均匀地铺着黄色的稻谷,空气中弥漫着粮香。
这座面积36.8平方公里、人口仅有2.5万的小镇,不仅是一道风景,更是一个传奇。
这里有“四十八口古井、四十八座牌坊、四十八座石桥、四十八座寺庙”;荷塘边的洗鹅台,是“千里送鹅毛轻礼,重情重”的典故所在;白门外的护城河旁,有诸葛亮的读书台;小荷塘南岸有狄公亭,狄仁杰任福州刺史时曾在此听政判案。绵城农贸市场所在的宝驹街,因西魏文帝的名字袁宝驹而得名……
说起沔城,总有一个人物无法回避,那就是陈友谅。
这是一座单檐山式屋顶的门楼,上面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金匾额,上面写着“汉代陈友谅故居”四字,匾额上方镶嵌着“玄妙观”三个铜字。门前矗立着一对石狮,门楼正中的两根门柱上盘绕着金龙。我们从左边的拱形门进去,里面是一个安静的庭院。翠柏掩映下,庭院正中有一尊金马铁马雕像。底座正面有一行铜字“大汉陈友谅”。
据《陈友谅故居简介》记载,此地原是宋代一个富贵人家的住宅。有四进三院的主屋,还有上下交错的副屋。规模非常宏大。元顺帝三年(1337年),该宅归陈友谅所有。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决战鄱阳湖,兵败身亡。为了消除陈友谅在沔阳民众中的影响,朱元璋将故居改为玄妙观。
“因为陈友谅,绵阳遭受了很多灾难。”沔城回镇知修处老干部于正江说,朱元璋即位后,下令对沔阳进行血洗。据说,只有郭家、简家、田家、万家、傅家能逃出来,因为他们躲在水沟里。其余人被杀并逃跑。一时间,绵阳道路断绝,人烟稀少,土地荒凉。后来,一批来自江西的移民,开始包围绵阳的土地,插旗做标志,逐渐出现了密集的村庄。 “如今沔城的陈姓居民,祖籍大多在江西。”
一砖一石,风雨感染古城
沔城面积虽小,但重教育、尊儒的氛围却极为浓厚。明清时期,近百位进士出自这里。嘉靖皇帝的老师童承煦也诞生于此。
据说,明世宗朱厚熜小时候非常调皮。童承旭是个严肃的人,不笑也不说话。有一天,童承煦讲课时,朱厚熜一直说:“我听不懂,我听不懂……”但他并没有认真听。童承旭怒了,大声喝道:“再这样下去,以后还怎么能担任大职务!”说完这句话,他就走了。
年轻的朱厚熜指着童承煦的背影说道:“当我即位之日,我会先斩杀你。”
时光荏苒,朱厚熜如愿登基。古人有“皇帝开‘金口’”之说。一日,童承煦接到圣旨进宫见皇上,以为皇上要杀他。没想到,他一进宫门,嘉靖皇帝就从宝座上下来迎接,并对文武百官说道:“这是我的老师,没有他的严格教导,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就。”所以今天我得注意了。”奖励他!”佟承旭心里悬着已久的石头落到了地上。
“这些哑石忠实地记录着历史。”在文圣楼里,于正江指着一块石匾自豪地说,在古代,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而“一科三科”的陈白、陈文柱、陈如弼,有“进士”美誉的,三代皆进士,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文圣塔位于绵阳古城十字街与东门大街交叉口的文圣公园内。这是1995年在原孔庙遗址上修建的一座仿古建筑。楼旁的孔子雕像身着长袍,合掌行礼,眉目慈祥,慈祥祥和。矗立在高约3米的石基上,南临泮池,北望碑林,西临圣塔,东临竹园。
孔子雕像(刘松/摄)
光绪《沔阳府志》中有一幅圣寺木刻全景图,展示了其全貌。图中的圣殿占地半公顷,坐北朝南。门前是外盘池。池塘后面有一条东西走向的石砌官道。两端有下马坊,上刻“平民下轿,武官下马”。如今,这两个拆卸广场早已消失。只见路边立着一根柱子,上面写着“官员等在此等候下马”的字样。据说是后人所建。
正当我们沉浸在追忆历史的时候,读书声随风而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一所古老的学校。原来,沔城回民小学与文圣公园一墙之隔。
如今,文圣公园已成为莘莘学子读书、朝拜的圣地。高考前夕,一些学生和家长在孔子像前虔诚祭拜,以求获得金牌提名。
两荤一素,清蒸衬托出绵阳的味道
说起沔城的美食,就不得不提闻名全国的沔阳馅子。相传为陈友谅之妻张凤道所创。
相传,陈友谅发动起义后,驻扎在绵阳城东两里外的红岭堤。由于缺粮缺草,战士们体弱多病,只能去湖边摸螺蛳、摘藕、挖菜充饥。吃了几天,大家都感觉鼻子里有一股鱼腥味,有的甚至得了肠胃病。
张凤道得知后,走访附近村里的姐妹,向湖上的渔民请教。他发现除了煮、炒、蒸,张风道都发现了。于是,她把米粉与螺肉或鱼、蔬菜、莲藕、菱米、莲子米等混合在一起,蒸熟后送给战士们。没想到,以上材料蒸熟后,不仅完全没有腥味,而且还香甜松软,味道鲜美。他们不使用太多食物,吃完后会让你感到饥饿。这种吃法大大提高了士兵们的战斗力。
这道菜后来传入民间。绵阳人模仿张夫人的做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蒸肉、蒸鱼、蒸菜,成为远近闻名的“沔阳三蒸”。
其实,除了绵阳馓子,这里的莲藕、魏氏牛肉饼等美食也令人难忘。
荷花池(刘松/摄)
绵城莲池的莲藕独具特色:生长在同一个池子里,池子里不同地点生长的莲子和莲子,形状、颜色、味道和用途都有所不同。
汤莲藕生长在小莲池北端,有八个大四小孔,莲腹中有一根筋。汤煮后成粉而不碎,味甜。蒸莲藕生长在小莲池的南端,有八个大两小孔,还有一个莲藕肚。有两条筋,蒸后变成粉状,容易腐烂。口感香甜柔和;炒生莲藕。它生长在大荷塘的东南侧。十个莲藕洞大小差不多。莲藕的肚皮是没有筋的。适合炒着吃。其特点是脆、嫩、滑、不变形。香甜可口。焯莲藕有一个独特的做法:将新鲜莲藕切丁。 、焯水,捞出,加入花椒、味精等调味料拌匀。这道菜看似简单,但对莲藕有着特别特殊的要求。荷塘里,这种莲藕只生长在大荷塘的西南角。
莲藕全国各地均有生长,但具有上述荷塘莲藕特点的却很少见。人们争相购买,供不应求。
夕阳西下,青石瓦间,繁华褪去,小镇上的人们平静地行走。正如那首优美的歌曲《从前慢》:“从前,太阳变慢了,车马邮件都变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