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通讯员周浩/杨双艳廖碧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株洲红色资源,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提供学习载体。 6月30日,市委党史研究室授予醴陵神坛镇革命旧址群等8处遗址、故居、纪念馆为第三批党史教育基地。
6月初,醴陵神坛镇三星里村易立建、易太仁等四位革命烈士后裔向市委党史研究室汇报,该村红色资源丰富,是全国第一农村。大革命时期醴陵党支部成立——三星里党支部建立了醴陵第一个兵工厂。革命斗争中牺牲近百人,其中59人被评为烈士。在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庄里,平均每七个人就有一名烈士。近年来,村支部两委提升了三星里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质量,征集了一批相关党史资料。
结合“历史工作普查”活动,市委党史研究室通过现场考察、与革命烈士后裔座谈等方式了解情况,最终确定了神滩镇革命遗址群(含神滩镇湘赣边区革命烈士纪念园、三星里革命烈士纪念碑、三星里“热血人文”陈列馆等)是党史教育基地。
此次公布的8个党史教育基地分别是:株洲市烈士纪念园、毛泽东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龙丰安旧址(龙丰安中学)旧址、醴陵市李立三故居醴陵市神坛镇革命活动旧址群、攸县红军洞、攸县草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念馆、攸县毛泽东主席官邸茶陵、革命烈士宋乔生墓。
截至目前,我市已确定市级党史教育基地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