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主要经历
1917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第三师范学校。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在衡阳成立湘南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总干事。
1921年发起成立进步团体“心社”,弘扬新文化。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2年夏,到江西安源发动工人运动,在工人夜校任教,并参与成立工人俱乐部。任俱乐部文书科长,与李立三、刘少奇等人一起领导安源工人罢工。同年11月,奉命在水口山矿区建立党组织和工人俱乐部。 12月,领导水口山矿工总罢工,取得胜利。
1924年5月考入第一批黄埔军校,任中共黄埔军校特支部书记。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称赞他是“军校尖子生”、“天才将军”。军校毕业后,蒋先云留校担任蒋介石的秘书。
1925年,在周恩来的领导下,蒋先云发起成立了青年战士联合会,并是该协会的领导人之一。同年参加东征,击败陈炯明,平息云桂军阀杨希民、刘振寰的叛乱。 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党代表,不久率部参加第二次东征。
1926年3月,中山舰事变后,蒋先云退出国民党和第1军。北伐开始后,被党组织派遣任北伐军司令部书记兼补充团第五团团长,参加了进攻九江、南昌的行动。
1927年初,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日益暴露。蒋先云毅然前往武汉,担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队长,发起成立黄埔学生反蒋委员会。同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蒋先云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11军第26师第77团团长、党代表。他率部北上河南,于5月28日攻克临颍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校主要成绩
1924年3月,蒋先云在湖南新田清水塘参加黄埔第一期初试。经何叔恒推荐,他前往上海参加复试。他通过了所有的考验,最终以第一学士的身份成为了“皇帝弟子”中的一员。而他本人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刚入学时他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获得了众明星推崇的荣誉。初代有“黄埔三杰”之说。三人中,陈赓在军中度过了漫长的一生,日后成为了共和国的将军;复兴社“十三太保”之魂何忠翰晋升陆军中将,姜先云位列“三英雄”之首,可见其能力。影响力强而巨大。同时,他还创造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纪录——江先云在校期间(包括入学和毕业)各项考试均获得第一名。
蒋先云还在校园成立了少兵协会并担任主席。作为校园内两党左翼战士的导航站,蒋先云领导的少兵联合会影响力迅速扩大,会员人数从最初的2000人扩大到2万人。活动范围也从校园扩展到云南、广西、湖南乃至全国。
军事成就
从平定商团叛乱,到黄埔学生军第一次淡水之战、绵湖东征,再到平阳、刘叛乱,姜先云几乎每场战斗都不肯打,始终冲锋陷阵,永不后退,直到死亡。第二次东征惠州城时,任第一军第三师第七团团长;第一次北伐期间,他先后担任北伐军司令部机要秘书、第五团补充团长,可谓战功卓著。
纪念
蒋先云逝世后,周恩来亲自在武昌主持追悼会。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指南》周刊发表了题为《悼念江先云同志》的悼词。徐向前元帅称赞蒋先云“斗争坚决,作战勇敢,头脑敏捷,堪称青年军人的榜样”,并亲笔为他题词:蒋先云烈士永垂不朽。
姜先云的革命情感和爱国斗志激励着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新田县将县城一条繁华街道(县城至姜先云出生地方向)命名为鲜云路,修复了姜先云故居,并成立了新田县姜先云研究会。
人物评价
“蒋先云是黄埔军校最培养的人才”——廖仲恺。
“蒋先云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作战坚决,作战英勇,头脑敏捷,可以成为青年军人的榜样”——徐向前。
“鲜云战死了,但他的精神永不会消亡。本来我想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他,但我觉得我们现有的基于时间的文章不足以纪念那些超越时间的烈士,也不够纪念先烈的只有他自己的行动和生前的誓言。”——郭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