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忽必烈于1271年在大都(今北京)建立的统一王朝,历时九十八年。其在位时间比唐、明、宋、汉都短,但也传了五代。第十一个皇帝,但迄今为止,无数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他们找不到任何关于元朝皇帝陵墓的线索。
如果你观察历史,你会发现,皇帝为自己选择陵址时,首先会安排礼部进行现场巡查和指南针定位,看看这片土地是否有皇室的光环;其次,建设要宏大,以土为丘,以山为基。北京明十三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们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代表着明朝的皇权和皇气。
而我们都知道,历代皇帝的陵墓很容易吸引盗墓贼的光顾,因为陪葬的装饰品、文物、宝物等确实价值不菲,所以皇帝们都会刻意使用各种防盗方法。他们将弓弩、银针、毒药、符咒等秘密器具藏在坟墓、棺材内,目的是让盗墓者无法再回来。
但令所有盗墓贼烦恼的是,他们连元朝皇陵的大门都找不到,更别说盗了。作为我国古代最大的王朝,至今无人能准确说出皇陵的埋葬地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元朝皇帝没有陵墓。相反,有历史学家断言,元代皇陵的结构十分奇特,其气势并不落后于其他朝代。至于“失踪”的原因,可能是墓主自己的意愿——并且不想暴露于世人。
有考古学家曾提出,“消失”的墓葬之所以没有被发现,很可能是因为墓主采取了极其神秘独特的方法,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所谓的“秘密埋葬”。造成了“失踪”现象。那么这个“秘密埋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暗葬”是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丧葬方式。它很大程度上受到蒙古族长期存在的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王公将领都采取深埋暗葬的做法,不立陵墓,不立石碑。例如,早在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清水县病逝前,就叮嘱部下“不得秘密宣布丧事”,实行“秘密埋葬”。
叶子期所著的《草木子》中,详细还原了元朝皇帝的秘密葬法。这种埋葬习俗,只要等上几十年,知道坟墓的人走了,就再也找不到了,连大概的位置都找不到。他们很可能无法被找到,这又使得他们的坟墓被安放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而没有发生任何事故。
相应的,无论是雄伟的西安秦始皇陵,还是北京的十三陵,其墓葬都是以锣鼓喧天为世人所知,为后世留下了厚重的历史记录,而元帝信仰就是恪守“生于草原,葬于草原”的祖训,身体来来去去回归自然。作为当代人,我们能做的不仅是缅怀这些曾经驰骋“战场”的英雄将领,更应该尊重每个民族的传统和信仰。
关于古代皇陵你还知道哪些小知识?快来评论区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