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编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0月
版本:1
印刷时间:2019年10月
打印数量:1
国际标准书号:
内容介绍:
本书是考古研究所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编的三代考古研究论文集。该藏品包括四个部分:聚落与文化、青铜器与铭文、方法与技巧、辩论与评论。收录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和国内外其他科研机构学者撰写的论文35篇。
目录
定居点和文化
谢苏三代聚落简述(三)
对陶寺河女早期皇家陵园的一些思考(24)
论老牛坡86Ⅲ1区墓地李鸿飞(34岁)
关于偃师商城宫第三宫建筑奠基年代的问题顾飞(47)
从虎林山墓地出土陶像看苦寨坑窑址年代 福林(56)
论殷墟北刘家庄铅锭库的性质何玉岭(64)
近年来丰镐遗址考古工作的收获与思考付中阳王迪徐良高(68)
西周时期枫泾聚落布局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 王帝 (75)
略论金昌三角城的历史定位和特色 徐宏 (91)
东周皇城皇家陵墓划分与分析徐兆丰(97)
孟州王玉霞研究三星堆文化东传的地域特征(124)
从考古发现看楚文化的东南西北进退徐良皋(140)
青铜器和铭文
论镶嵌铜牌装饰的起源与传播——从日照两城遗址的新发现谈王庆(151)
论殷墟出土的青铜匕首韩金秋(178)
北方青铜匕首研究李连地经中卫(188)
石鼓山墓地考古文化研究之二——商周时期先周青铜器胡家琳(221)
西周金文曹剑盾、张操客礼再考(257)
米叔叔、米国及相关问题 辛宜华 (272)
论西周青铜器中的尊与房邑(尊、房邑、宫)的组合——兼论其与尊、有凤凤组合的关系(281)
张新军解读《山书还赋语》铭文中的“醢”字(308)
解释
陈英杰 (316)
向明文(330)巴蜀青铜鼎的类型、年代及分期研究
木托一号石棺铜幔、编钟的文化渊源陈小三(344)
王孙高编钟的乐制和乐器是文杰所倡导的(359)
方法和技术
实验考古是探索古代技术的重要方法——以殷墟制陶、熔铜实验为例岳占伟、景志春(375)
中国周边地区早期“失蜡法”的比较研究——东亚失蜡法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序言(二)【日文】丹羽隆着,黄攀译(396)
欧亚大陆东部复合型铜铸件研究述评葛云(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