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公墓官网-浦东华南公墓-华南陵园官网-华南墓地

墓园地址:航头镇海桥村航都南路668号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华南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昌吉市特色小镇建设洞察

发布时间:2024-11-19 20 浏览: 132

7月2日,昌吉市刘公镇十三湖村村民黄小妮在自家院子里采摘蔬菜。

7月2日,记者来到昌吉市刘工镇采访。他看到的是一个功能日益完善、宜居宜业的新型城镇。镇政府前有群众文化广场,总面积2.5万平方米。广场两旁种有树木、雕塑、水系、景观灯、健身器材。昌吉市至五家渠的高速公路穿过该镇。公路沿线铺设了路缘石和人行道,并安装了两个红绿灯。不远处,是集镇居民和附近农民的住宅楼。商圈内建筑白墙灰瓦,配有马头墙,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立面前铺设彩色地砖,并安装路灯。行驶在田间小路上,道路两旁都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建筑风格各异的农舍令人赏心悦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是昌吉市特色小镇建设带来的变化。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新疆日报(记者 于强 福马果溪 摄报道)刘公镇镇长刘小全告诉记者,刘公镇是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优美乡、全国农业旅游示范镇、家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多年来,刘工镇充分利用靠近昌吉、乌鲁木齐市区、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目前,除了都市旅游外,光是农家乐就有四十、五十间。 2014年,刘公镇被纳入昌吉市重点特色小镇建设范围。镇党委、政府根据刘公镇的特点,将自己定位为特色旅游小镇,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他表示,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是发现和培育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高、能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刘公镇人口1.3万,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5亩。另外,该镇拥有养殖水面1.2万亩,年产各类鱼类9000吨,大闸蟹、白虾、鳗鱼等,其中乔尔泰鱼占乌鲁木齐北园春市场的80% 。养殖水面平均每亩产值可达8000元。计划到2017年建成鱼宴美食街,打造集鱼宴美食、休闲垂钓、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渔业旅游示范基地。刘公镇依托旅游业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仅葡萄种植面积就达到3.2万亩,每亩纯收入6000多元。该镇还计划建立2000亩鲜食葡萄优质果园示范区,打造万亩葡萄长廊旅游景观带和鲜食葡萄采摘园,做大做强青葡萄品牌。以打造中国一流的酿酒葡萄生产基地为目标,打造集酒庄建设、生态观光、旅游集散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区。此外,大力发展鲜食玉米、蔬菜种植,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为配合旅游业的发展,镇内现有3个戏班,在旅游景点、农家乐为游客演出。 2015年,刘工镇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

二六宫镇党委副书记严良告诉记者,二六宫镇是花卉之乡。该镇回族人口占90%,拥有新疆最大的穆斯林墓地。根据这一特点,二柳宫镇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重点打造花儿文化品牌,建设回族文化风情展示馆,发展回族餐饮文化、回族丧葬文化。去年,集镇片区建成商业门面房6400多平方米。今年,二期工程将再建设6000平方米的商业门面房。同时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开展清真饮食培训,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创业。

记者了解到,昌吉市各乡镇都在寻找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大西区镇以商贸流通为主,滨湖镇特色产业为有机蔬菜和种子生产基地,三公镇以发展产业、促进劳动力转移为重点。店坝镇拥有植物、花卉、果树苗圃基地。特色产业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昌吉市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400元。

集镇凸显小城镇功能

昌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工委委员、房管局局长刘建江告诉记者,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是集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集镇人口,改善人居环境,将人流、物流、资金流向集镇汇聚。

他说,2013年以来,昌吉市每年安排财政5000万元用于特色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集镇面貌,实现供水、排水、供热、燃气“四统一”供应。目前,刘宫镇、二刘宫镇、大西区镇、三宫镇等集镇均在开展天然气通气工作。二柳工镇、大西区排水管已接入城市管网,柳工镇、滨湖镇建有小型污水处理厂。昌吉市计划用5年时间,建设10个乡镇集镇供水、排水、供热、供气系统。要确保每个集镇都有小学和卫生院,有小型游乐园,有体育健身设施,有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户户通互联网,道路畅通。绿化、美化、亮化。大西渠镇总人口1.4万,其中集镇人口5000余人。

刘工镇副镇长吴建明表示,刘工镇集镇现已实现供水、污水、电力、供热、网络,并建有污水处理厂。 2014年,为体现旅游特色,对原有商铺进行改造,穿靴戴帽,增设马头墙、彩绘,形成江南水乡徽州建筑风格。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00万元,新建道路3条,新增新城路灯146盏,新建排水管网、供热管网。另有投资1700万元,在集镇片区新建群众文化广场,占地35亩。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安装水果箱100个,新建公交车站2个。

二六宫镇党委副书记颜亮介绍,集镇去年统一了商店门牌的样式和尺寸,新增路灯60盏、景观灯150盏。排水管道与昌吉市区相连。拆除部分小锅炉,实行集中供热。已申请在集镇地区新建一座民用燃气供应站,计划明年竣工,实现天然气入户。

“和城里人过着同样的生活”

7月2日上午,记者走进刘公镇十三湖村村民黄小妮家。她正在自家院子里的菜地里摘菜。

穆斯林公墓_穆斯林公墓_穆斯林公墓

她的两层别墅面积167平方米,有3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厨房、一间浴室、一间杂物间和一个车库。 50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种植着西红柿、辣椒、豇豆等蔬菜。她告诉记者,儿子已结婚,拥有一栋面积180平方米的两层别墅,还有一辆汽车。

黄小妮原本住在距离这里3公里的地方,去年搬到了这里。说起她现在的生活条件,她最高兴的是有排水管和暖气。她告诉记者,原来住的地方冬天会烧土炉,但半夜火就灭了,屋子里变得寒冷。她家里有一个90岁的婆婆,很容易感冒。现在她住的地方已经集中供暖,每平方米取暖费都是有偿的。费用是21元。虽然比以前的家用地暖炉价格贵一点,但生活质量却提高了。我原来住的地方没有污水,所以我不能在家洗澡。我只好到附近五家渠市的澡堂洗澡。没有室内卫生间,只好用院子里的露天厕所。为了方便婆婆大小便,家里给老人做了一个类似厕所的木架子。自从搬到这里以来,我们家已经有了下水道,还安装了电热水器和抽水马桶。洗澡、上厕所都很方便。我婆婆很高兴。

黄小妮说:“我家现在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甚至比城里人还要好。城里人没有自己的菜园,但我家有,很不方便。”城里人都养鸡养狗,但我一家人却很幸福。” “很方便。”她还告诉记者,现在村里的老人喜欢早晚在村委会门前的小广场上跳舞。小广场绿化很好,有路灯。这个条件在以前是不具备的。

十三户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褚宝金告诉记者,十三户村紧邻五家渠市,村民目前居住区距市区仅一公里。 2007年,十三户村开始建设中心村。项目一期建设112栋二层别墅。 2012年,二期工程启动。目前已建成两层别墅206栋,面积分别为167平方米、180平方米、210平方米,每户将享受补贴5万元,其中政府给予3.1万元,村将利用集体积累为每户提供补贴12900元。

谈及新农村建设,褚宝金表示,新农村建设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农民喜欢养鸡和狗。如果听不到鸡叫、狗叫,那就不是农村。农民也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菜,而且自己也有很多农业机械设备,所以应该有一个院子。十三户村地处城市郊区,土地价值不菲。为了节省土地,建了一栋两层别墅。也可以在远离城市的村庄建造平房。关键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要集中。

昌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工委委员、房管局局长刘建江告诉记者,2013年以来,昌吉市每年拨款1000万元,在远近村建设中心村。远离集镇,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农民收入。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