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阿斯塔纳遗址,应该指的是阿斯塔纳的古墓葬。阿斯塔纳古墓位于吐鲁番市区。古墓群是晋唐时期地方官员和民众的公共墓地。他们出土文物丰富。 ,有“地下博物馆”之美称。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阿斯塔纳古墓遗址吧!
阿斯塔纳古墓遗址:简介
阿斯塔纳古墓群主要埋葬汉人,也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昭武九姓居民。由此可见,当时高昌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是平等的。这里是高昌古城居民死后寻求安宁的安静之地。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中,古墓葬密布。既有高官贵族,也有权势人物,也有普通百姓和低级士兵。因此,它也被当代学者称为“高昌活的历史档案馆和吐鲁番的地下博物馆”。阿斯塔纳古墓群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西晋至唐代贵族墓地,位于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时代:公元3世纪中叶至公元8世纪后期。
发掘年份:1959年至今。
简介:阿斯塔纳墓地是高昌市西晋至唐代居民的公共墓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1959年以来,考古人员先后进行了13次考古发掘,清理了西晋至唐代墓葬近400座。墓中所见的绘画有壁画、版画、纸画、丝画、麻画等形式。内容可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和天文图。出土的有泥塑、木俑、丝花、彩陶壶、丝织品、毛织品、棉织品、麻织品等。此外,还出土各类文献2000余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墓中数十万年前的尸骸,是研究历史上新疆居民种族、民族特征的珍贵人体标本。
意义:阿斯塔纳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晋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经济、文化、民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阿斯塔纳古墓遗址:古墓结构
阿斯塔纳古墓距吐鲁番市约40公里。是古高昌国城乡官员和公民的公共墓地。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墓葬按家族种姓划分,以天然砾石为界,区域划分明确。阿斯塔纳古墓中的墓葬形状是根据一个家族建造自己墓地的习俗而设计的。墓区内随处可见墓葬排列整齐、轮廓分明。古区是一个父系大家族的墓地。按照祖、父、子、孙的大小依次排列,十分正式。墓葬均为土穴墓。墓葬多为居住在当地的汉族,也有少数为兄弟民族。这里的墓葬结构以姓氏作为家族成员,与河西走廊乃至中原地区的墓葬有很多相似之处。阿斯塔纳墓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40公里处。
阿斯塔纳墓的形状像一个带有洞穴的斜坡墓。古墓平面形状如“甲”字。墓前有一条长1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的尽头是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2米以上,面积4米见方,平顶或穹顶。死者大多安放在洞后的土炕或简易木床上。他们头枕鸡鸣枕,脸上蒙着头巾,闭着眼睛,手里拿着木头,穿着棉、麻或丝锦制成的衣服。在死者周围,放置模拟的亭台楼阁、车马、仪仗、音乐、棋墨、或葡萄、水果、饺子、面条等食物,供死者来世驾车或享用。有的墓葬后壁绘有人物、鸟语、花卉、山水壁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古墓葬中出土了文献、墓志铭、绘画、泥人、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钱币和丝绸、棉毛织物等珍贵文物数万件。这里出土的木乃伊(鹰嘴豆泥)与埃及的木乃伊相当。
阿斯塔纳古墓葬主要埋葬汉族,也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由此可见,当时高昌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一律平等。的。
阿斯塔纳古墓遗址:参观须知
答:参观阿斯塔纳陵墓时,请勿携带相机或摄像机。您可以将它们留在车内或存放在售票处。
B.参观陵墓时请勿触摸壁画。
C. 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前往未开放的区域。
D、其他注意事项,请游览时留意景点具体参观须知。
阿斯塔纳古墓遗址:相关景点
A.高昌古城,距阿斯塔纳古墓群4公里。
B.火焰山,距阿斯塔纳陵墓7公里。
C.白芷溪千佛洞,距阿斯塔纳墓约11公里。旅游线为标准二级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