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西周墓葬是我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墓葬装饰最完整的墓葬。
2005年4月30日 09:13
中新网太原4月29日电 (记者 张恩)文物大省山西再获重大考古发现。记者今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中国考古时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墓葬装饰图案和随葬品近日在绛县衡水村北坡一处西周墓地出土。山西。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宋建中表示,绛县衡水墓地的发掘与此前发现的晋侯墓地有较大不同。坟墓的主人是几位君主级别的。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我国西周文化景观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史料,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目前已清理了三座大型坟墓。各墓葬的丧葬习俗具有共同特点。狗在填土中被牺牲,人在大坟墓中被牺牲。从墓葬走向、形制、埋葬习俗、年代等来看,一号、二号墓与晋侯墓相似。他们是西周中期的一对合葬的君主级夫妇。一号墓出土了一辆装有铜车马部件的随葬车和大量玉器,其中玛瑙管和骨牌多达十组。多米诺骨牌上镶嵌着绿松石图案。玉璜无论是玉质还是纹饰都十分精美。
墓中最重要的是棺室内出土的“荒帘”,即当时的棺盖。从目前发掘情况来看,棺室周围到处都是棺材,估计保存下来的总面积可能超过十平方米。整个窗帘是用红色的纺织布料制成的,上面有非常精美的刺绣图案。主题为凤鸟,线条流畅。北墙上至少可以观察到三组大小不一的鸟形图案。中间是一只雄伟的大凤凰侧面图像。大凤凰前后各有四只小凤凰。这是中国考古发现最早、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荒幔”实物。
二号墓随葬品有车马、铜鼎、铜尺、陶戈、簋、尊、盘、爵、埙、雍钟等青铜礼器十六件。所有青铜器都有铭文。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该墓可能是文献中未记载的比晋国低一级的诸侯国的坟墓。
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出土的青铜器是西周中期穆王以后的器皿。鼎、盘、瓶上均有铭文,初步核实有200余字。墓中随葬的玉器、骨牌组合、串饰等都比较珍贵。 ,保存完好。其中,多米诺骨牌有十多组。多米诺骨牌上镶嵌着绿松石图案和玉皇大帝的玉佩。无论是玉器还是饰品都非常精美。在我国出土的玉器文物中极为罕见。
考古界专家表示,山西绛县衡水西周墓地的发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为中国考古界深入研究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西周文化、艺术、民俗风情。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