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日获悉,朱子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工程取得新进展。一批保护修复项目已顺利竣工并移交。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睹为快吧!
朱子坊44号院,门外就是安泰河。庭院原本只是一座普通的古民居。相关人士表示,该项目是按照原建筑规定进行保护和修复的。因为不是豪门,所以整个庭院只有一个入口。今年年初修复后,移交给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管理。
穿过幽静的朱子坊石板路,记者来到位于法海路6号的陈兆强故居。房屋面积3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周有围墙。这是当时法海路上最大的房子。修复后的宅邸干净而宁静。
▲陈兆强进来时纱门上的金漆云纹
进入殿内,墙梁、斗拱、前檐上都有精美的雕刻。殿堂正中用纱门分隔前厅和后厅。门上的金漆七层云纹因年代久远有些脱落,但站在大殿前,记者仍能感受到当年宅邸的宏伟。步入二厅,纱门上还饰有金漆云纹图案。
▲陈兆强的大樟树
第二进是一座五开间二层西式木结构建筑。大楼前是一个花园。当时花园里有假山、鱼池,但记者眼前花园的旧貌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两棵高大的树木,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大樟树和玉兰树都比人的手臂粗。让记者感受到巨大反差的是庭院北侧的两层青砖楼,与整个故居的明清建筑风格截然不同。
▲陈兆强的“青砖楼”
小知识
陈兆强是我国第一位海军工兵中将。曾创办我国第一所海军飞行潜艇学校,并担任江南造船学院院长、福州船舶局局长。
▲从学院后巷进入天井
记者来到学院后巷9号,与延安中学一墙之隔。这个庭院最大的亮点就是精美的木雕。朱子坊的普通民居,梁柱大多朴实无华,但在这座古宅里,门窗上的雕花却是煞费苦心。窗棂制作精美,镶嵌的木雕非常华丽。
▲学院后巷的房屋雕刻精美
在木材加工现场,工人们加工了大量的木梁、木柱等木构件。路过朱子坊郑达摩故居时,保护修复工程仍在进行中。
完成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张玉哲故居、不可移动文物陈肇强故居、董建龙先生祠等10处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朱子坊11号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子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复管线和环境景观工程也已完成。
年底前,芙蓉巷3号等7个保护修复项目将完成。
福州晚报记者 毛晓春 陈建国
新媒体编辑陈新飞